White-throated Kingfisher
English name:White-throated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Halcyon smyrnensis
【简介】
白胸翡翠(学名:Halcyon smyrnensis),位于佛法僧目翠鸟科,是一种大型树栖鸟类。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和西部地区,包括中东、印度次大陆、中国及印尼多地。该物种因其鲜艳的蓝、白、红色搭配羽毛而显著易辨。
【外形特征】
体长约27-28厘米。头、身侧、翅膀及尾羽为亮色蓝色;头部、肩部和下腹部则呈现出深棕红。喉咙与胸部为醒目的白色,鸟喙及爪子均为鲜红,飞行时翼端白色斑纹尤为显眼。幼鸟颜色较成熟群体发现更暗淡,胸部常有细小的暗色鳞片状结构。
【生活习性】
这种鸟种栖息于平原、河流、海滩、城市绿化和农田等多种环境,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偏好于电线杆、树枝和城市建筑顶部进行猎食与栖息。白胸翡翠属于食肉动物,以小型动物如昆虫、鱼、两栖、小型鸟类和小型啮齿动物等为食。
【鸣叫特征】
鸣叫声颇为独特,在清晨时分,会有类似惊叹啸叫的回响,高速飞行时尤为显著。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印度为1月至8月,在伊拉克则为4月至5月。它们通过挖掘隧道建立巢穴,孵化出的卵通常为4到7枚,大小接近3厘米。孵化和喂养幼鸟由双亲共同完成。除了产卵选择巢穴表面,白胸翡翠对巢筑造过程严格,挖掘活动往往深入1.2米。
【外型辨识】
白胸翡翠具备明显的色彩辨识度,翅膀于飞行时会展示出的主要特征为白底黑色部及大的白色斑点。鸣叫声颇为独特,在清晨时分,会有类似惊叹啸叫的回响,高速飞行时尤为显著。幼鸟外观色泽较成年人较暗淡,胸部常有细小的暗色鳞片状结构。
【保护状况】
IUCN将该种列为无危状态(LC),但由于商业羽毛生产和生态环境变化,部分局域种群遭受威胁。在中国,白胸翡翠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
【地理分布】
白胸翡翠的地理范围覆盖从埃及东部至中国、印度次大陆、印尼等亚洲地区。它们不仅常见于平原区域,还能在高达1500米的山区发现其踪迹。在埃及、伊拉克、斯里兰卡、泰国等地亦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