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headed Kingfisher
English name:Grey-headed Kingfisher
Scientific name:Halcyon leucocephala
【简介】
灰头翡翠(英文名:Grey-headed Kingfisher,学名:Halcyon leucocephala)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它以其独特的栗色腹部、显眼的蓝色尾羽和飞行羽、灰烬色的头部和胸脯、以及鲜艳的红色喙而为人所知。
【外形特征】
灰头翡翠体长约21- 22厘米,翼展为32-34厘米,雄鸟平均体重约42克,雌鸟略重约43克。红嘴红脚,头部和胸部颜色为灰或棕,臀部、尾部、次级飞羽及初级飞羽为钴蓝或亮紫色,腹部和翅膀下方为红色或栗色。各亚种之间细微差异集中在头部蓝色和翅膀灰色的变化,五个亚种(leucocephala, acteon, semicaerulea, hyacinthina, pallidiventris)中有广泛分布与特定地区集中分布的分化。
【鸣叫特征】
灰头翡翠的叫声通常被形容为尖锐且连续的“t-t-t-t-t-t-t”,声音快速而粗糙。它还会发出一连串快速的“tchi-tchi-tchi-tchi-tchi”声和断续的快速鸣叫。
【生活习性】
灰头翡翠偏好栖息于干湿林地,尤其是靠近河流的河岸林。它们也出现在灌木丛、草地、公园和种植区。它们的生活高度依赖于靠近水源的栖息环境。以昆虫为主食,尤其是蝗虫,以及各类节肢动物。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鱼、蛇、蜥蜴及小型哺乳动物。
【繁殖习性】
灰头翡翠的繁殖期依据地区而变化,它们倾向于在河岸或坝边的土崖壁上挖掘洞穴作为巢穴,深度可达一米。雌鸟一般产卵2-6枚,平均产4枚,未记录具体孵化期限,幼鸟由亲鸟共同喂养,约21天后便会离巢。
【外型辨识】
灰头翡翠与同属的其他物种如褐兜翠鸟相比,因其红色的而非红黑相间的喙而易于区分,与林地翠鸟不同,则因后者不具备栗色的腹部且背部青色羽毛更多。
【保护状况】
灰头翡翠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IUCN: LC)。
【地理分布】
灰头翡翠广泛分布于非洲,从西非的塞内加尔至东非及埃塞俄比亚,南部至南非,并向北至整个阿拉伯半岛,分布广泛且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