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fous-throated Antbird
English name:Rufous-throated Antbird
Scientific name:Gymnopithys rufigula
【简介】
棕喉蚁鸟(Gymnopithys rufigula),学名为Rufous-throated Antbird,主要分布在巴西、法属圭亚那、圭亚那、苏里南和委内瑞拉北部及东北部的亚马孙雨林。该鸟类具有裸露的眼环和淡蓝色的腿。
【外形特征】
棕喉蚁鸟体长11.5至14厘米,体重26至32克。雄性主要特征包括黑色额头和眼周、橄榄棕色上体、背部有白色斑块、深黄棕色翼及尾、红栗色至肉桂色的喉部和胸部。雌性的颜色较淡,肩膀的斑块呈现肉桂色。三个亚种中,pallidigula亚种喉咙和腹部的颜色较浅,体羽更偏褐色;pallidus亚种背部则更淡,偏橄榄色。
【生活习性】
棕喉蚁鸟主要栖息在热带森林下层,并喜欢随行军蚁群活动。它们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全年留居在森林底层,很少进入开阔地带。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在低海拔湿润森林和山脚地带飞行较低。
【鸣叫特征】
棕喉蚁鸟的鸣叫声充满复杂且响亮的声音:由多种高低起伏的哨音构成,其中包括了刺耳的颤音及各种‘chup’音。这些叫声往往会同时发声或成对三到四个一组共同发出。
【繁殖习性】
棕喉蚁鸟在某些地区繁殖季节集中在1月至4月,在巴西则可能全年都有繁殖活动。通常筑巢于树洞,由腐朽的棕榈叶、小树枝和藤蔓茎构成,内部使用柔软材料作为垫子。每次产卵2枚,雌鸟夜间单独孵化,白天则由雌雄共同孵化。雏鸟孵化后约13至14天即可离开巢穴。
【外型辨识】
棕喉蚁鸟显著特征包括裸露的眼环、淡蓝色的腿以及红栗色的喉部和胸部。这些特征有助于与其它蚁鸟科鸟类区别开来。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棕喉蚁鸟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表明目前尚无确定的生存威胁。
【地理分布】
除棕喉蚁鸟外,蚁鸟科约有45属209种,广泛分布在南美洲湿地、森林和亚热带地区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等。不同种类蚁鸟在林地觅食时跗蹠长度与觅食方式相对应,提高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