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ICIFORMES > Lybiidae > Gymnobucco > Naked-faced Barbet
Naked-faced Barbet

Naked-faced Barbet

English name:Naked-faced Barbet

Scientific name:Gymnobucco calvus

【简介】
裸颊拟啄木鸟(学名:Gymnobucco calvus),又称为裸脸拟啄木鸟,是非洲拟啄木鸟科中的一种中型鸟类。其显著特征包括无羽毛的面部和头顶,以及淡黄色的喙。

【外形特征】
裸颊拟啄木鸟体长约为17至18厘米,体重在47至71克之间。头部裸露,面部和头顶无羽毛,呈黑色到蓝灰色。喙短而淡黄至浅棕色,少数情况下会观察到全黑喙的情况。上体呈暗棕色,下体呈现棕色至灰棕色,伴有细细的淡色条纹。雄鸟和雌鸟的外观差异较小,但雌鸟可能略大。幼鸟的毛色较淡,头部和面部有淡棕色的羽毛,眼眶皮肤较淡,且喙基部两侧的羽毛较短且颜色较深。

【生活习性】
裸颊拟啄木鸟栖息于原始森林、次生林、灌木草地及附近有果树的种植园、农场和村庄。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只要有枯树即可生存。它们时常在果树林间迁徙,以获取食物。食谱包括野生和栽培的水果、昆虫和花蜜。

【鸣叫特征】
裸颊拟啄木鸟的叫声是一种尖锐的‘tew’声,有时伴有颤音及其他刺耳的音效。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3月至12月,偶尔也会在1月至2月。它们通常在8米到40米高的枯树洞中筑巢,洞穴深度可达23厘米。每窝产卵数量为2至5枚,通常为3枚。卵呈白色,尺寸约23.6至24.1毫米×19.4至19.8毫米,单枚卵重约4.8克。

【外型辨识】
裸颊拟啄木鸟与灰喉拟啄木鸟的主要区别在于淡色的喙及裸露的面部;与斯氏拟啄木鸟的区别则在于较浅的体色、淡色的喙和更暗淡的鼻须丛;与须鼻拟啄木鸟的区别在于更大的喙、更深的棕色臀部以及颜色更暗淡的鼻须丛。

【保护状况】
裸颊拟啄木鸟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IUCN:LC)。

【地理分布】
裸颊拟啄木鸟分布于中西非和西非,具体包括安哥拉、贝宁、喀麦隆、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和多哥等地。此外,在一些保护区中也能发现其身影,比如塞拉利昂的戈拉森林保护区、加纳的多个保护区、喀麦隆的库佩山国家公园和民主刚果的卢基森林保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