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Grallariidae > Grallaria > Urubamba Antpitta
Urubamba Antpitta

Urubamba Antpitta

English name:Urubamba Antpitta

Scientific name:Grallaria occabambae

【简介】
乌省蚁鸫(学名:Grallaria occabambae),又称为Urubamba Antpitta,是一种属于雀形目,蚁八色鸫科的鸟类。其原产地局限于秘鲁中南部,并在2020年被提升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乌省蚁鸫成年鸟长14.5至15厘米,体重约为35至46克。其身体呈现红褐色,头部及下体则为红棕色,两胁为暗灰褐色,腹部为淡红褐色,底色为浅黄白至白色,尾羽覆羽颜色从白色至暗棕色不等。虹膜颜色为深棕色,喙黑色,足为灰蓝或粉灰色。幼鸟背部有淡淡的黄色条纹,头冠和下体则有白色纵纹。不同亚种间存在一定羽毛颜色差异。

【鸣叫特征】
乌省蚁鸫的叫声独特,可以分为短暂的三声口哨,并有停顿,或者连续的两声口哨,有时也会发出连续的约十音符的鸣叫,逐渐减速,最终消失,而音符由11至13个音调组成,有的叫声会持续到5秒以上,包含25个以上音符。叫声包括非常短的颤音,每持续不到半秒,而音调通过季节变化探明更具有社区集群意义。

【生活习性】
乌省蚁鸫主要活动于海拔2,300至3,800米高地区的湿润山地森林中,偏好竹林或芦苇丛的下层植被。它们栖息于潮湿的森林地面,尤其是在苔藓覆盖的地方觅食昆虫及毛虫。常常在清晨或黄昏,或是在雾天出现于较为开阔的地方。乌省蚁鸫的声音会在繁殖季节及交配期中显著增强。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3月至5月,雌鸟会在离地面0.75至2米高的树干侧面或是附生凤梨科植物中筑巢,巢呈杯状,由细草茎构成,内部会用兽毛或纤维填充,巢直径约为20厘米。乌省蚁鸫每窝产1至2枚淡青色蛋,蛋的尺寸大约是25.3 × 22.5至25.4 × 22.6毫米。

【外型辨识】
该鸟体型较Leymebamba Antpitta大,脚部也较为细长,羽毛颜色没有灰色。主要通过对比白眼圈,与阿亚蚁鸫(Grallaria virens)进行区分。各亚种间的羽毛颜色和叫声有些许不同。

【物种区别】
乌省蚁鸫体型较Leymebamba Antpitta大,脚部也较为细长,羽毛颜色没有灰色。主要通过对比白眼圈,与阿亚蚁鸫(Grallaria virens)进行区分。各亚种间的羽毛颜色和叫声有些许不同。

【保护状况】
乌省蚁鸫被IUCN的最新记录列为NE(未予评估)类别,其分布范围非常有限,估计总面积仅为2,900平方公里左右。由于栖息地退化、丧失以及碎片化,其种群可能在2,500到9,999只成熟个体之间,呈现出下降趋势。低海拔地区(低于2,000米)特别是在秘鲁Perijá山的调查中发现,遭受殖民、牧场、毒品种植及矿产开发等各种威胁。

【地理分布】
乌省蚁鸫的地理分布覆盖秘鲁中部和南部的Junín和Cusco东部地区,具体分为两大亚种:Grallaria o. occabambae位于Yanatili河谷的西边,而Grallaria o. marcapatensis则位于Yanatili河谷的东边。其主要生活区域在2,450米至3,650米的潮湿山地森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该亚种在Machu Picchu历史保护区内的occabambae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