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collared Starling
English name:Black-collared Starling
Scientific name:Gracupica nigricollis
【简介】
黑领椋鸟,学名Gracupica nigricollis,俗称黑脖八哥、白头椋鸟。体型较大,羽毛黑白相间,具有独特的黑色领圈。
【外形特征】
体长27-30.5厘米,重122-178克。胸及腹白色,背部赤褐色;具黑色领环;次级飞羽及尾羽尖端白色;鼻孔为黄色裸皮,喙黑色,脚紫铅灰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低海拔平原的草地、农田、灌木丛、荒地和草地等开阔地带。主要采取地面觅食方式,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等。家庭或小群体活动,白天活动活跃,有时会混群与八哥一起活动。候鸟多在6-7月间迁徙。
【鸣叫特征】
叫声丰富多彩,包括尖锐、刺耳、悦耳及安排声音,如鸟鸣的kraak、哨音prrü等。哑声tcheeuw-tchew-trieuw是它有时的歌声。在交配展示中,会做出扭转、鞠躬等动作,并互相梳理羽毛。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中国为3月至7月,在泰国为2月至5月,在缅甸则为4月至8月。筑巢于高大树木的枝杈间,巢为半球形的大巢,由树枝、草、羽毛、花卉构成,内部被柔软材料填充。通常会产下3-5枚不以为蓝绿色的蛋。
【外型辨识】
特征性羽毛分布是:胸及腹白色,背部赤褐色;具黑色领环;次级飞羽及尾羽尖端白色;鼻孔为黄色裸皮,喙黑色,脚紫铅灰色。幼鸟相似,但头部、颈部及胸部呈棕灰色且有条纹。
【物种区别】
无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黑领椋鸟目前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无危物种)。由于森林砍伐加速其种群扩散,现已分布范围扩大且数量稳步上升。然而,作为干扰地区农业生产的一种鸟类,它被视作害鸟。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方,从福建延伸至云南,以及东南亚区域,包括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已在香港离岛、市区公园甚至台湾地区繁殖,是外来物种。野生种群可能起源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