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chested Owlet
English name:Red-chested Owlet
Scientific name:Glaucidium tephronotum
【简介】
红胸鸺鹠(学名:Glaucidium tephronotum),又名红胸猫头鹰,是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的一种小型热带雨林猫头鹰。该物种主要分布于非洲西部和中部的热带雨林中,包括几内亚、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和肯尼亚等地。
【外形特征】
红胸鸺鹠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猫头鹰,身长为17至18厘米,重量在71至103克之间。其面部呈浅灰色,点缀着白色斑点,眉毛短而白。头部和颈部为深灰色,背部和翅膀覆羽逐渐变淡为烟灰色。女性红胸鸺鹠在腹部展现出显著的红褐色斑点,下腹部白色且带有深红色条纹。幼鸟的下部缺乏红栗色,斑点较小或缺失。虹膜和蜡膜皆为黄色,喙为绿黄色。
【生活习性】
红胸鸺鹠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森林灌丛、疏伐森林、空地及次生林,海拔最低点仅0米,高至2150米。该物种全天都有活动,但在阴天下午也会进行鸣叫和捕食。它们白天在树冠下的空心或树洞中休息。主要食物包括昆虫如螳螂、蟑螂、蟋蟀、蠼螋和蝉,偶尔会攻击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
【鸣叫特征】
红胸鸺鹠发出一系列2至20个高音哨声,声音间隔约为2秒,如“teu, teu, teu, teu,...”;另外还有双音调版本如“wu wook, wu wook”,隔2至5秒发出下一次鸣叫。雌鸟还可能拥有更高频的哨声序列。
【繁殖习性】
关于红胸鸺鹠的繁殖习性,少有研究且知之不多。通常筑巢于树洞或空心处,多产2至4枚蛋。繁殖期在西非发现最早的卵巢增大是在3月底,而产卵则可能在另一些地区直至4月和5月。
【外型辨识】
红胸鸺鹠通常通过下部的红褐色斑点和胸部如无横纹的特征与其他鸺鹠区分。根据不同亚种,可以通过大小差异、上部颜色深浅、红褐色斑点的多少来识别。这类装饰效果显著的斑点使它们与Sjöstedt's Owlet有所区别。
【保护状况】
红胸鸺鹠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当前保护状态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在非洲西部和中部若干国家的热带雨林环境中。尽管在部分地区构成了稀有的物种且难以发现,但几乎可以保证在乌干达布温迪和肯尼亚埃尔贡山等保护区多次记录到红胸鸺鹠的发生。总体而言,由于部分生活的地区未完全勘查,其种群数量及趋势仍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