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fronted Quail-Dove
English name:Grey-fronted Quail-Dove
Scientific name:Geotrygon caniceps
【简介】
灰头鹑鸠(学名:Geotrygon caniceps),是鸽形目鸠鸽科鹑鸠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古巴,尤其是Zapata半岛和Sierra del Rosario地区的森林中。
【外形特征】
灰头鹑鸠雌雄体型近似,体长26至30厘米,体重约为192至210克。雄鸟额头渐变为灰色,头顶部带有紫色光泽,喉部为中灰色,胸部暗色,腹部中央奶油色,臀部及尾下覆羽为赤褐色。翅膀有浅红棕色边缘,背部和胸部侧面显紫蓝色光泽,下背、臀部和尾上覆羽为蓝紫色,尾巴为深灰棕色。雌鸟体型略小于雄鸟,光泽较暗淡。幼鸟额头呈现棕色,喉咙为淡灰色,上体暗棕色,下体为栗褐色。
【鸣叫特征】
灰头鹑鸠的鸣叫声是一系列短促且低沉的“haoo”或“cooo”音节,鸣叫方式有快速连续(快歌)和慢速吟唱(慢歌)两种形式。两种鸣唱间隔时间分别为立刻连续和约0.5秒的缓慢停顿。
【生活习性】
灰头鹑鸠栖息于热带低地森林和次生林中,特别偏爱潮湿环境,经常出现在毗邻沼泽地带的森林中,海拔可达1200米。以地为食,主要食谱包括种子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如昆虫、幼虫和毛虫。通常独自或成对活动。
【繁殖习性】
灰头鹑鸠在繁殖季节于1月至8月间繁殖。它们利用树枝和树叶筑巢,巢中加上富含根须的草作为内衬,放置于灌木丛或者折断的棕榈树干中央,高度达1至3米,周围被高草遮掩以确保隐蔽。每窝产蛋1至2枚,淡黄色。圈养条件下,孵化周期为13天,雏鸟在12天后能离巢,大约在十天时就有离巢自立的能力。
【外型辨识】
灰头鹑鸠的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鹑鸠属的特点有不具条纹的头部、淡灰色的额头及大部分体羽的虹彩光泽。与蓝头鹑鸠相比,灰头鹑鸠更倾向于选择湿气较大的栖息地。
【物种区别】
灰头鹑鸠与蓝头鹑鸠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具条纹的头部和淡灰色的额头以及大部分体羽的虹彩光泽。
【保护状况】
灰头鹑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为易危(VU)。
【地理分布】
古巴是灰头鹑鸠的主要栖息地,特别是在Zapata半岛、Sierra del Rosario山区等地区内被广泛发现。在古巴保护区,例如Viñales、Ciénaga de Zapata、Pico Cristal、Pico La Bayamesa、Turquino、Alejandro de Humboldt国家公园中也记录到该种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