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Gillivray's Warbler
English name:MacGillivray's Warbler
Scientific name:Geothlypis tolmiei
【简介】
灰头地莺(英文名:MacGillivray's Warbler,学名:Geothlypis tolmiei),属于雀形目、森莺科黄喉地莺属的一类鸟类。这种莺鸟主要在北美洲西部山区进行繁殖,在冬季则向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一带迁徙。
【外形特征】
灰头地莺成年个体体长在10至15厘米之间,雄鸟头部颜色较深,呈暗灰色,眼周为黑色,形成独特的白色眼弓;雌鸟和幼鸟则头部颜色更浅,喉部呈白色或淡灰色,体羽为橄榄绿到黄绿色。身体下部为黄色,背部呈橄榄色,拥有明显的白色眼弓。
【生活习性】
灰头地莺栖息于密集灌木丛、砍伐后的林地、混合森林的开阔地带以及河流附近的区域。春季时,它们通过跳跃迁徙的方式向北迁移,从南部前往北部繁殖地。
【鸣叫特征】
未在原文中提及。
【繁殖习性】
灰头地莺的繁殖区主要位于山地地区。它们选择在低矮植被中筑巢,并采用多种材料,无论是草、叶还是根须,都能用于筑巢。不过,该物种具体的繁殖细节尚未详细描述。
【外型辨识】
灰头地莺与黑胸地莺在外观上有所区别。灰头地莺拥有较黑胸地莺更长的尾巴,以及白色的上下眼弓,而成年黑胸地莺一般不具有眼弓,且雄性黑胸地莺胸部和喉部的黑色羽毛分布更为集中。
【物种区别】
未在原文中提及。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灰头地莺分布范围广泛,涵盖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等),以及中美洲地区,季候变化时,它们从墨西哥东北部至巴拿马北部都有分布。它们在繁殖地和迁徙过程中主要依赖河流生态系统,研究该生态系统保护时,灰头地莺被视为重要物种之一。
【地理分布】
灰头地莺的繁殖区域位于北美洲西部山区,在冬季则向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一带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