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ded Yellowthroat
English name:Hooded Yellowthroat
Scientific name:Geothlypis nelsoni
【简介】
纳氏黄喉地莺,又名Hooded Yellowthroat,学名为Geothlypis nelsoni,是雀形目中的森莺科黄喉地莺属中的特有种。它仅限于中美洲墨西哥的高地。
【外形特征】
雄性纳氏黄喉地莺体长约为13厘米,体重介于10.1至11.8克之间。它们的外观显著特征包括一个宽大的黑色面部面具,从额部一直延伸至眼下方并环绕至头部侧面,面具的上缘和后缘有灰中带点绿色的细边。其背部和两翼羽毛呈现出较暗淡的橄榄绿色,喉咙和腹部呈明亮的黄色,腹部颜色偏浅。胸侧带有橄榄色晕染。雌鸟的羽毛颜色和结构与雄鸟有明显区别,其面部缺少黑色面具,头部呈橄榄色更为柔和,前额为灰白色。耳羽则是橄榄色。幼鸟的外观大体呈现为烟灰色,下体稍浅;具体一年生换羽细节仍有待研究确认。相较于普通黄喉地莺,不同亚种间的差异微乎其微。值得注意的是,karlenae亚种的雄性前额灰边比指名亚种要宽阔;而雌性则胸部的颜色更偏向橙黄,尾下覆羽则呈现出青铜黄色调。
【生活习性】
纳氏黄喉地莺全年都保持栖息于墨西哥高地内稠密而湿润的山地灌木丛或灌木林。这种鸟类偏好栖息于隐秘之处,但在鸣叫时,会占据显眼的高枝歌唱。
【鸣叫特征】
与其它黄喉地莺的鸣叫声类似,纳氏黄喉地莺发出的鸣啭音符有序且充满韵律。其独特之处在于,鸣啭通常以升调的音符结束,并且平均每组音节包含两个音符(而非三个),结尾部分带有特殊颤音。它们频繁发出一种干燥的“tchip”或“tchrrek”音,或是柔和的“tchk”声,后者的声调更接近灰头地莺。在受到惊扰时,则会发出干燥的类似于鹪鹩的颤音。
【外型辨识】
和大多数黄喉地莺相比,纳氏黄喉地莺没有沼泽栖息的行为习惯。基于视觉区分,这种鸟类具有更深沉的羽色。雄性特有的灰边黑面具使其显得更为醒目。进一步观察雌鸟头部的灰白纹路,可以有效区别纳氏黄喉地莺与其他种类的黄喉地莺。
【保护状况】
目前,这种鸟类的IUCN保护状态尚未公布。
【地理分布】
纳氏黄喉地莺分布在中美洲地区,尤其是墨西哥。它们主要生活于伊斯特穆斯德特胡安特佩克以北的高地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