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ifex Pigeon
English name:Spinifex Pigeon
Scientific name:Geophaps plumifera
【简介】
冠翎鹑鸠(学名:Geophaps plumifera),属于鸽形目鸠鸽科岩鸠属,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小型鸟类。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长约20至24厘米,翼长达30至35厘米,体重73至130克(雄鸟),70至110克(雌鸟)。头部和颈部呈现出淡棕色至锈褐色,面部有黑色的眉纹延伸至鲜红色的面罩。蓝色的额头和灰色的眉线包裹着黑色嘴角。一条明亮的白色带横跨喉咙并延伸至耳羽尖部逐渐变窄;下喉和下耳羽黑色,渐变灰色。王冠、羽毛冠、背脊和颈后结构呈红褐色;背部浅灰棕色,缀有深棕色的条纹;肩部深棕色带淡色条纹;其余上体也呈棕色,尾羽末端黑色。次级覆盖羽和次级飞羽红棕色,有着黑和灰相间的条纹,最外侧次级飞羽呈淡黄色边缘,另有绿或紫光泽的图案分布。下体主要以红棕色为主,但腹部为白色,胸部有条状黑带,胸带上边有一条狭窄的白带。冠翎鹑鸠的眼睛呈浅黄色到黄色,嘴部为灰色至黑色,面部和眼圈为红色,腿和脚则为深紫色。
【生活习性】
它们主要食物是谷物,偶尔亦会摄取适量的昆虫。这些鸽子在西澳地区研究中被发现,主要食物以禾本科为代表,如Sporobolus australasicus、Triodia pungens等。其他食物还包括苋科、紫草科、白花菜科、紫珠科等不同科属的植物,以及等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冠翎鹑鸠在地面上觅食,通常成群,但也有可能配对或组成达到150只的壮观群体。它们相对活跃,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从日出到中午前进食,确保及时饮水。一个典型的个体每日需要2次或更多的水分补给,有时要行进超过两公里的距离以到达水源。
【鸣叫特征】
冠翎鹑鸠的鸣叫声美妙柔和,是一种“coo”声或“cooloo-coo”的声音,最后一个音节明亮而清晰,稍微升高;此外,还有类似音乐的单音随后的吸气声,每点头一次便会发出该种声音;若是在接近时,还会发出一种低沉而浑厚的“coo-r-r-r”声音。
【繁殖习性】
该物种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尽管繁殖高峰通常在春季和初夏,即8月至9月。哺育期受到降雨的影响,即使在非极端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在圈养环境下被认为是一夫一妻制,并拥有一定的领地性,但也正在研究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巢穴设在刺草丛、灌木或岩石下方的浅凹处,直径约为13厘米,可能有垫或没有。两性都会共同参与孵化两枚浅奶油色或白色大小为22.9至29.7毫米×18.8至22.1毫米的蛋,持续16至18天。幼鸟于出生后7至9天离巢,约32天才完全长出身体部位,直到70天他们才会有稳定的体重增长,并且有时还会和双亲一同生活几周。
【外型辨识】
与其他澳大利亚鸽子相比,冠翎鹑鸠较小、羽毛呈锈褐色且有独特的脸部标记,只在干旱草原中居住。这意味着使用面部印记、体小色泽和生活环境进行鸟类鉴别,可以作为区分它们的显著特征。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从德格雷河到加斯科因河,向东至卡纳文山脉,西至西金伯利的澳大利亚中央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干旱地带。一个部分种群分布在菲茨罗伊河和维多利亚河之间。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将其列为无危(LC)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