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 Ground Thrush
English name:Orange Ground Thrush
Scientific name:Geokichla gurneyi
【简介】
橙色地鸫(学名:Geokichla gurneyi),亦称Orange Ground Thrush,是雀形目、鸫科、少斑地鸫属的一员。此名以英国的银行家、政治家及鸟类学家约翰·亨利·格尼命名,广泛分布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橙色地鸫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鸟类,全长约21至23厘米,体重在44.5至76克之间。该物种的上身覆盖橄榄棕色的羽毛,部分区域微带灰色,翅膀上呈现两条醒目的白色翼纹。其咽喉、胸部及两侧呈现出明亮橙色,腹部则为纯白色。眼周具有一环不完全的白色眼环,喙呈现深色,下肢呈粉红色。雌性个体颜色较雄性稍暗淡,而未成年个体的下身羽毛具有斑驳的特征。
【生活习性】
橙色地鸫展现出晨昏活动的特点,通常以定居状态为主,但在某些区域有垂直迁移的现象。它们主要在地面觅食,以蚯蚓、昆虫、软体动物及果实等为主要食物来源。
【鸣叫特征】
该物种清脆悦耳的鸣叫声由“tsip”和“cureek”组成,同时它们会发出一系列柔和连贯的音符,形成优美的歌曲。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肯尼亚为1月至5月,在坦桑尼亚为8月至12月,在马拉维为10月至次年1月,以及在莫桑比克、南非和津巴布韦为9月至12月。雌鸟相较于雄鸟体重更重。其巢为深杯状,用苔藓、树枝、树叶、根及蕨类植物建造,每个鸟巢可产下2到3枚青蓝绿色的蛋,孵化期为约15天,幼鸟通常从孵化后约18至20天开始尝试离巢展翅。
【外型辨识】
橙色地鸫头部顶冠呈橄榄绿色,在眼睛下方有一条黑色条纹,不完整的白色眼环替代了阿比西尼亚地鸫的完整环状眼圈。
【保护状况】
目前,此种地鸫被IUCN评为无危(Least Concern)级别,意味着其生存状态相对稳定,并未受过度威胁。
【地理分布】
橙色地鸫的分布区域主要位于非洲东部和南部的山地中,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安哥拉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马拉维北部、南非东部以及莫桑比克、南非和津巴布韦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