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Turdidae > Geokichla > Red-backed Thrush
Red-backed Thrush

Red-backed Thrush

English name:Red-backed Thrush

Scientific name:Geokichla erythronota

【简介】
红背地鸫(学名:Geokichla erythronota)属脊椎动物亚门,隶属于雀形目、鸫科的少斑地鸫属。其学名反映出该物种在分类学上的特定地位。

【外形特征】
成年红背地鸫长20厘米,体重52-61克。头部至臀部为锈红色或栗色,翅膀呈黑色,有两条白色翼带,飞行羽缘为白色。尾部黑色,外侧羽毛尖端白色。眼上纹为黑色,面部有白色面颊和眉纹,眼周同样黑色,延伸至下巴形成一个黑色条带。胸部有一条宽阔的白色线条,腹部下方带有深黑与浅灰半斑点交错的黑白相间图案,形成条状。尾巴下部羽毛呈白色。喙呈淡蓝绿色,腿为肉色。

幼鸟肩部斑块带有灰色条纹,面部和喉咙呈现出黄褐色,腹部有更多的锈黄晕染,区别于成鸟明显。

【生活习性】
红背地鸫主要栖息于热带低地和中海拔的常绿阔叶林中,特别是原始森林。在Kabaena岛上,它们出现在未受干扰的闭冠次生林、沿溪流的次生林、峡谷的次生植被、腰果种植园、竹林以及开阔灌木丛中。

以昆虫为主食,包括膜翅目(如蚂蚁)、异翅目、鞘翅目及鳞翅目等。地栖性极强,多于地表0.5米以下觅食,并且行动灵活。在Kabaena岛,有人观察到它们跟随苏拉威西噪鹛共同觅食。

【鸣叫特征】
红背地鸫的鸣声哀婉,由一系列高音哨音组成,可听为'deee-der-doo'或'deee-der'。叫声中还包含'chak'音符及高音'peep'声。

【保护状况】
IUCN将红背地鸫列为近危物种。

【地理分布】
红背地鸫的分布范围局限于华莱士区,具体而言是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及附近岛屿Buton和Kaba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