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headed Thrush
English name:Orange-headed Thrush
Scientific name:Geokichla citrina
【简介】
橙头地鸫(学名:Geokichla citrina),又称黑耳地鸫,是鸫科、少斑地鸫属的中型鸟类。主要分布于东洋界,包括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中国南部等地。
【外形特征】
橙头地鸫的体型介于20至23厘米之间,体重47至67克。雄鸟上半身呈灰褐色带光泽,头部、胸部和腹部为醒目的橙色。雌鸟与雄鸟形态相似,但上身和背部颜色稍暗。幼鸟具有暗橙的羽毛,脸颊有明显的黑纹。
【生活习性】
橙头地鸫常见单独或成对活动,常在林下和果树下觅食。它们主要分布于湿润的林地栖息,偏好阴暗潮湿的环境。该物种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域包括安徽、湖北、广东、海南、香港以及云南等地。
【鸣叫特征】
橙头地鸫具有丰富的鸣声,包括清脆的哨音和重复性强且悦耳的颤音。其歌声常常被人描述为甜美、清晰且旋律性强,有时还有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它们主要在清晨和傍晚,在树木繁茂的地方进行鸣唱。
【繁殖习性】
橙头地鸫筑巢于树或灌木顶部,在繁殖期内偶尔会被斑翅凤头鹃等寄生鸟寄生。该物种在中国有少量迁徙族群,大部分个体都是留鸟。
【外型辨识】
不同亚种的差异表现在翼上是否有白色斑纹,以及体色的细微变化。例如,云南亚种的翼无白色斑纹,而海南亚种的体色较浅。该物种为地栖性鸟类,偏好林下植被丰富的环境,在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
【保护状况】
IUCN已将橙头地鸫列为无危(LC)级别。尽管面临森林栖息地减少的风险及在某些地区(例如爪哇)的笼鸟贸易,但橙头地鸫由于分布广、数量庞大以及在许多地区内的普遍性,被全球视为无确切危险的物种。
【地理分布】
该物种最早由约翰·莱瑟姆于1790年根据Turdus citrinus命名,后来归类在雀形目鸫科中的少斑地鸫属(Geokichla)。根据帕梅拉·C·拉斯穆森和约翰·C·安德顿在2005年的研究,该物种可能包含不止一个亚物种。不同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区到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的一些地区如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