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AVIIFORMES > Gaviidae > Gavia > Yellow-billed Loon
Yellow-billed Loon

Yellow-billed Loon

English name:Yellow-billed Loon

Scientific name:Gavia adamsii

【简介】
黄嘴潜鸟(学名:Gavia adamsii)是潜鸟目潜鸟科潜鸟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到77-100厘米,平均体重5.3千克,翼展最大160厘米。该鸟因其显著的黄色长喙和黑白相间的颜色而闻名。

【外形特征】
黄嘴潜鸟的体长75-100厘米,翼展135至160厘米,体重4-6.4千克。繁殖期羽毛呈黑白两色,头部和颈部带有紫色光泽;非繁殖期羽毛较为暗淡,下巴和前颈呈白色。其喙为黄白色,且口角抬高略呈弧形弯曲。幼鸟上体通常呈棕褐色,喉部、上胸部和侧腹部为浅色,下胸和腹部为白色,边缘有灰色痕迹。成年鸟的头部和颈部为黑色并带有光泽,胸前有4-8条短的垂直白色条纹,颈两侧少于12条条纹,最长的条纹位于颈部中央部分。

【生活习性】
繁殖期间,黄嘴潜鸟独占淡水湖泊或河口区域,形成持久的配偶关系。冬季迁徙时,它们主要栖息于沿海水域。水边求偶和筑巢期间,这类鸟儿经常被发现单飞或群飞。进食时,黄嘴潜鸟依靠潜水捕食,以鱼类为主,同时也会食用甲壳类、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鸣叫特征】
黄嘴潜鸟发出深沉低回的叫声,声音较普通潜鸟更沉闷。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由夏季初期开始,取决于春季融冰速度。巢多选择在水边,由植物材料构成。黄嘴潜鸟每次产2枚蛋,每枚为深紫色至棕色,带有暗色斑点,有毛壤及植被覆盖。约28天后,小鸟能孵化出来。

【外型辨识】
与普通潜鸟相比,黄嘴潜鸟的显著特点包括其更长更厚的黄色上颚,更宽的颈部,下颚羽毛伸展更远以及轮廓较小的眼睛。这些特性和它们在繁殖地的表现可以帮助鸟类学家识别黄嘴潜鸟。

【保护状况】
黄嘴潜鸟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近危物种名录。面对的主要威胁包括不可持续的猎杀、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以及石油泄漏对海洋环境的威胁。

【地理分布】
黄嘴潜鸟繁殖区域主要分布在北欧极地地带,包括俄罗斯东北部、阿拉斯加西北部和加拿大北部(直到努纳武特)。冬季时,鸟儿迁徙至北极圈以内,偶至北纬50度线的太平洋地区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包括挪威北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北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海岸。偶见记录显示它在中国辽东半岛(柳树屯)和福建(福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