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crested Laughingthrush
English name:White-crested Laughingthrush
Scientific name:Garrulax leucolophus
【简介】
白冠噪鹛(学名:Garrulax leucolophus),属于雀形目噪鹛科,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南半岛,包括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中国、中南半岛各国等地。
【外形特征】
成年白冠噪鹛体长约26至31厘米,体重在108至131克之间。头部有白色冠羽,突出的黑颜色过眼纹以及面罩。身体主要为锈褐色,其下是白色或灰白色的颈部和胸部,颈部还有锈红色或棕栗色的领圈。雄鸟与雌鸟相似,但雄鸟的体色可能更为鲜艳。亚种之间在羽色深浅上存在差异。例如,G. l. patkaicus的背部颜色更深,G. l. belangeri的腹部白色延伸更远。
【生活习性】
这种鸟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沟谷常绿阔叶林中,偏好丛林地面茂密的环境。以金龟甲、步行虫、甲虫、蝉、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主食,同时也吃榕树果、草子和其他植物果实与种子。
【鸣叫特征】
白冠噪鹛非常喧闹,发出多种声音,包括突然而响亮的笑声般的叫声,由快速的叽叽喳喳声和重复的双音符短语组成。通常叫声前会有几声低调的 'ow' 或 'uah' 音节,并且叫声之后可能逐渐减弱。
【繁殖习性】
白冠噪鹛在第二年开始繁殖,繁殖季节为2月至9月。巢呈浅杯状,由竹叶、草、细枝和茎的混合材料构成,位于2至6米高的灌木或树木上。每巢通常产2至6枚纯白色蛋。孵化期为13至17天,父母共同孵化和喂养幼鸟,直到它们在14至16天后发育成熟。
【外型辨识】
成年白冠噪鹛体长约26至31厘米,体重在108至131克之间。头部有白色冠羽,突出的黑颜色过眼纹以及面罩。身体主要为锈褐色,其下是白色或灰白色的颈部和胸部,颈部还有锈红色或棕栗色的领圈。雄鸟与雌鸟相似,但雄鸟的体色可能更为鲜艳。亚种之间在羽色深浅上存在差异。
【保护状况】
白冠噪鹛分布广泛,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中南半岛等地区,也在中国的西藏和云南等地出现。模式产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白冠噪鹛在IUCN列表中被列为无危物种,其分布区域广、种群稳定,未面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
【地理分布】
共有四个亚种分布于不同区域。G. l. diardi分布于缅甸东南部、印度支那、中国滇东南;G. l. belangeri分布于尼泊尔东部、毗邻中国西藏以及中国藏南地区;G. l. leucolophus分布于缅甸中南部;G. l. patkaicus分布于中国藏南地区东部、孟加拉国以及中国滇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