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nt Snipe
English name:Giant Snipe
Scientific name:Gallinago undulata
【外形特征】
巨沙锥(学名:Gallinago undulata),是鸻形目、丘鹬科沙锥属的一种鸟类。其体长可达36至47厘米,是目前所有鹬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巨沙锥拥有特别长而宽的喙,喙尖细长,基部较为宽大。头部呈现黄色的底色,并在两侧饰有明显的黑色条纹。胸部和腹部则是淡色,布有密集的条纹,背部也显示出典型的红褐色和黑色相间的标志条纹。在飞行时,可以观察到其宽阔的圆形翅膀,而其尾部并无白色尾羽这一特征。雌雄成鸟和幼鸟的羽毛特征十分接近,没有明显的年龄或性别差异。
【鸣叫特征】
成年巨沙锥有独特的鸣叫,尤其是繁殖季节,它们会在地面上发出类似机械鼻音的声音,类似“aga-aga-aga”。此外,飞行时还能产生神秘的声音“Hori-go, Hori-go”。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进行展示飞行时,巨沙锥还会发出类似人类鼓噪的声音“HO-go, go”或“GA-ga, ga”,这些声音随系列减弱,并与普通沙锥的鸣叫声有着明显的区别。
【生活习性】
巨沙锥生活在沼泽地的高植被中,潮湿的草原和泛滥的草地,有时他们还可以在海拔2200米的环境下生存。它们经常在雨后出现在某些地区。众所周知,巨沙锥主要在夜间活动,单独或小群体活动。这些鸟类的主要捕食对象是青蛙,然而,胃内容物的分析发现它们也可能摄入大量的植物类物质,例如草类、莎草科植物和小型果实。目前对于巨沙锥的季节性迁徙活动鲜有直接证据。
【繁殖习性】
有关巨沙锥的繁殖习性信息尚不明确。基于巴西的研究,一个巢穴直径约为140至220毫米,深度达到55至60毫米。每窝产卵数量通常为1至2枚,但有少数报道中提到偶见2至4枚。卵色偏淡奶油色至橄榄色,表面带有棕色斑点,尺寸约为52.7至56.2毫米×36.6至38.5毫米,重量大约是43克。巨沙锥的雏鸟全身覆盖黑色羽毛,上面细密点缀着白色斑点。
【外型辨识】
与其他沙锥相比,巨沙锥在体型上更为庞大,并且具有特别明显的背部条纹。它们的黑色背部夹杂着红褐条纹,腹部则是洁白的。相比在同一栖息地内出现的普通沙锥及麦哲伦沙锥,巨沙锥在体型上更加庞大且翅膀圆润。与安第斯、火地岛和帝国沙锥等高山种类相比,其背部带有清晰的条纹,腹部又为白色。
【保护状况】
就保护状态而言,巨沙锥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分类为“无危”(LC)。然而,在巴拉圭,该物种被认为濒临危险。一些地区内的数量稀少掩盖了它们在诸如巴西这样地方更为广泛分布的实际状况。巨沙锥夜间活动且对人类活动极为敏感,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对其数量统计的偏差。在哥伦比亚和法属圭亚那,此物种相对罕见,遭受着严重的猎杀压力。近年在玻利维亚、阿根廷等地的新发现均表明巨沙锥的实际分布可能比最初预期的还要广泛。
【地理分布】
巨沙锥的分布区域涵盖了南美洲的北部以及东南部,主要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至巴西东北部,以及玻利维亚东部、巴拉圭东部和巴西东南部。有报告称其分布可能延伸至乌拉圭和阿根廷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