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Scolopacidae > Gallinago > Latham's Snipe
Latham's Snipe

Latham's Snipe

English name:Latham's Snipe

Scientific name:Gallinago hardwickii

【简介】
拉氏沙锥(学名:Gallinago hardwickii),隶属鸻形目、鹬科、沙锥属。该鸟种为中型迁徙鸟类,长喙特征显著,属于东亚至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典型物种,是东亚洲-澳大利西亚迁徙路径的代表性成员。

【外形特征】
拉氏沙锥体长约29-33厘米,翼展50-54厘米,体重为150-230克。其羽毛主要由黑、棕、淡棕色和白色构成,具有隐蔽性的图案。该物种体型略大于针尾沙锥和斯威夫氏沙锥,尾部和翅膀比例较长。雌雄个体羽毛相似,但雄性较小,且具有某些微妙的性别二态性特征。育雏期幼鸟则表现出翼覆羽边缘为淡黄色,而非红棕色的特点。

【生活习性】
拉氏沙锥主要栖息于远东的温带草原、牧场、新造林地和农业区,以及澳大利亚的各种淡水湿地,如沼泽、河流边缘和水稻田。在迁徙过程中的短暂停留地可能包括海滩和其他盐碱地。其饮食主要包括蚯蚓、甲虫、蜘蛛和新鲜种子,偶尔也会捕食软体动物、蜈蚣和等足类动物。

【鸣叫特征】
拉氏沙锥在求偶飞行中,雄鸟通过一系列距离地面30-40米的高飞动作,发出独特的鸣叫声,包括“tsupiyaku tsupiyaku tsupiyaku”和“gwo gwo gwo gwo gwo-o-o”,后者是在鼓翅俯冲时由尾羽产生的独特音效。此外,还伴随一种短促、粗糙的声音“geh geh”或“jek jek”。

【繁殖习性】
拉氏沙锥于5月至6月初进入繁殖期,采用独对繁殖模式。巢通常建于干燥草地或灌木旁且临近沼泽地带。每窝产卵4枚(但范围在2-5枚之间),雌鸟独自孵化,孵化期至少为18天。求偶飞行颇为壮观,包括高空飞行和一系列俯冲动作。

【保护状况】
从1974年起,日本已正式禁止狩猎拉氏沙锥,为其带来了显著的保护成效。历史上,该物种曾遭受大规模猎捕,尤其是澳大利亚和日本,但此后已受到全面保护。拉氏沙锥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拉氏沙锥繁殖区位于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地区的南部、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的南部至日本北部至九州。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澳大利亚的东海岸,包括塔斯马尼亚岛。IUCN对其保护现状的评估为NT(近危),根据其面临的湿地退化和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特别是它们在迁徙路线中的停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