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Furnariidae > Furnarius > Pale-legged Hornero
Pale-legged Hornero

Pale-legged Hornero

English name:Pale-legged Hornero

Scientific name:Furnarius leucopus

【简介】
淡腿灶鸟属于雀形目灶鸟科灶鸟属的一种鸟类,其学名为Furnarius leucopus。该种鸟广泛分布在南美洲,栖息于从秘鲁安第斯山脉低地到巴西远东地区的多种环境中。

【外形特征】
淡腿灶鸟体长约15至18厘米,体重约37至49克。成鸟上体呈现丰富的赤褐色,下体为浅黄色,喉咙处更偏向白色,并具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眉纹。虹膜通常为红棕色或栗色,喙基为暗角质色,尖端较浅;腿和脚为淡粉色、珍珠灰色或近白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喙较短,飞羽和尾羽形状有所区别。

【生活习性】
淡腿灶鸟偏好湿润环境,通常靠近水源。它们的活动范围包括沿河森林、次生林边缘、农田和城市中的公园及花园。主要捕食种类繁多的节肢动物,偶尔也会捕食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主要以孤立或是成对的方式在地面活动,并且会翻腾落叶以寻找食物。

【鸣叫特征】
淡腿灶鸟的鸣声的特点为一系列响亮且急促、尖锐的音节,逐渐变慢,音调逐渐降低,被描述为“PIPIPI’PI’pi’pi-pi-pi-pi-pi pee pee pu”,另一叫声则显得粗糙且响亮,为“chet”或“kyeek”,也可以发出音高递降的“cheeop”。

【繁殖习性】
淡腿灶鸟巢是由泥土及动物粪便构成,内部铺以干草。它们通常在树上筑巢,但有时也会选在如电线杆等水平结构上。一对鸟共同筑建巢穴,孵化期一般为16至17天,幼鸟离巢期约在26至33天,期间由双亲共同喂养。

【外型辨识】
淡腿灶鸟的腿色较淡,上体颜色更为鲜明,下体偏黄色。与同类灶鸟相比,其鸣叫声具有独特性。

【保护状况】
淡腿灶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ver 3.1,在2009年界定了鸟类状态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在南美洲各地均有分布,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