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ROCELLARIIFORMES > Procellariidae > Fulmarus > Southern Fulmar
Southern Fulmar

Southern Fulmar

English name:Southern Fulmar

Scientific name:Fulmarus glacialoides

【简介】
银灰暴风鹱(学名:Fulmarus glacialoides,英文名:Southern Fulmar)属于鹱形目鹱科的鸟类。这种海鸟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体型中等偏大,体羽以淡灰色为主,腹部为白色,翼尖具有显著的白色斑块。银灰暴风鹱在繁殖季节会选择南极沿岸及周边岛屿的悬崖地带筑巢,然后在冬季向北转移至南纬40度以北的海域。

【外形特征】
银灰暴风鹱的成鸟体长为46-50厘米,体重介于720至1180克(雄性)或720至1020克(雌性),翼展可达114至120厘米。鸟类的头部呈白至灰白色,体背为灰色,翼尖深色且有白色斑点,下体则是白色或灰白色。喙部为粉红色,尖端黑色,带有蓝灰色的鼻孔。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其羽毛颜色较淡,边缘泛白,磨损后甚至会呈现斑驳的灰白色。

【生活习性】
银灰暴风鹱喜欢栖息于寒冷的海域,特别是在夏季喜欢在浮冰边缘活动,冬季则会迁徙至南纬40度以南的海域。它们栖息于南太平洋的冷流区域,如秘鲁附近。通常成群结队活动,也会跟随渔船觅食残渣。它们的主要食物包括甲壳类、鱼类以及头足类,偶尔也会在陆地上寻找腐肉。它们在海上通常无声,但会发出快速的“kerk-kerk-kerk…”的叫声,每秒约有6个音节,还会在求偶时发出低沉的咕噜声,或在对抗时发出粗哑的声音。

【鸣叫特征】
银灰暴风鹱在海上通常无声,但会发出快速的“kerk-kerk-kerk…”的叫声,每秒约有6个音节。它们还会在求偶时发出低沉的咕噜声,或在对抗时发出粗哑的声音。

【繁殖习性】
银灰暴风鹱的繁殖季开始于11月,成鸟会在10月返回繁殖地。其巢穴通常建在避风的位置,每一巢会产下一枚白色的蛋,孵化期约为46天。育雏初期,由双亲轮流孵卵,大约3到9天轮换一次。幼鸟孵化后约在巢中52天左右即可离巢独立。

【外型辨识】
这种鸟类与暴雪鹱的主要区别在于喙部更长且更细,翼部的纹样相对强烈,且没有深色的变种。相较之下,与白头圆尾鹱在外观上的差异在于白色的下翼、图案化的上翼以及较浅色的喙部。

【保护状况】
IUCN评级为LC(无危),这意味着其受威胁程度较低,生存现状相对安全,但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其未来也可能面临着栖息地缩减的风险。

【地理分布】
银灰暴风鹱繁殖季节主要位于南极洲和周围岛屿,如南桑威奇群岛、南奥克尼群岛等。非繁殖季节,它们广泛分布于南纬40度以南的海域。其偶尔也会出现在南美洲、非洲南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附近的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