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asian Coot
English name:Eurasian Coot
Scientific name:Fulica atra
【简介】
白骨顶(学名:Fulica atra),又称骨顶鸡或白冠水鸡,属于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鸟类,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广泛。性状上,成鸟全身褐黑色,头顶略为光亮,嘴和额部甲板为白色,形成鲜明对比。雌雄外型差异不大,只是雌鸟额部稍小。
【外形特征】
白骨顶适应于环境变化力极强,在平静而植被茂密的淡水湖泊、池塘中以及城市水域均可见其踪迹。其饮食以水生和陆生植物为主,兼食小鱼、昆虫和其他生物。
【生活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2月至9月,具体时间取决于地理区域。白骨顶建造巢于水边或浮于水面的草丛,所产卵数量为6-10枚,两性共同承担孵化及对幼鸟的照顾。孵化期一般从21到26天不等,约30天左右幼鸟可独立觅食,约两个半月后离巢。
【鸣叫特征】
白骨顶的叫声多样,经常在夜晚发出爆裂声或嘎嘎声以示标记领地、求偶、发出警报。成鸟之外,幼鸟白色斑纹及嫩黑绒毛覆盖体表,底部黄色。
【繁殖习性】
繁殖的白骨顶自4月中下旬开始,通常于5月进入繁殖高峰期。该物种营巢于有开阔水面的水边芦苇丛中,雌雄共同参与打造巢穴。平均每窝产8-10个青灰色卵,孵化约需一个月。刚孵出的雏鸟大约30天后即可自行觅食,两个月左右换羽完。
【外型辨识】
白骨顶(学名:Fulica atra),又称骨顶鸡或白冠水鸡,属于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鸟类,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广泛。性状上,成鸟全身褐黑色,头顶略为光亮,嘴和额部甲板为白色,形成鲜明对比。
【物种区别】
和黑水鸡相比,白骨顶体型较大,没有明显的白色翼斑。
【保护状况】
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白骨顶列入禁止食用的范围,除了保留种源外不予捕养。自19世纪晚期,白骨顶因环境变化而使其分布区域扩大,尤其是欧洲,这类鸟儿也开始步入城市和人工湿地栖息。
【地理分布】
白骨顶主要在欧亚大陆、非洲和大洋洲地区有广泛分布。在中国,此种鸟类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在青海、新疆、西藏等北方省份为夏候鸟,而在长江以南则为冬候鸟。繁殖活动遍及湖、塘,通常在湖岸芦苇丛中展开,随春天融冰逐步逼近繁殖地,秋季则向南迁徙,飞越至越冬地。
虽然多以独处或小群活动,但在迁移季节,成百或上千只白骨顶组合成小群出现也是常见的现象。它的游泳技巧非常出色,常常在芦苇、稻田等水生植被间穿梭,一旦感受到威胁,它会潜入水底或隐入附近的灌木丛中。白骨顶善于潜水,能在水中寻找食物,同时也会飞起,虽然起飞时需先在水面加速助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