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GRUIFORMES > Rallidae > Fulica > Andean Coot
Andean Coot

Andean Coot

English name:Andean Coot

Scientific name:Fulica ardesiaca

【简介】
安第斯骨顶,学名Fulica ardesiaca,是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的中型游禽。主要栖息于南美洲的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地区。

【外形特征】
安第斯骨顶体型中等,体长通常为40到43厘米。其外部特征的显著特点是头部具有的白色额甲,且端部呈钝圆状。雄鸟的额甲在成熟后会变成红色。它们的嘴较短,高而侧扁。脚腿细长,适合在漂浮的植物上行走。羽毛全黑,但在尾下略显浅色。翅膀宽而圆,第1枚初级飞羽比第2枚短。尾巴短而扁平,长度不等(通常为12枚),末端方形或圆形,并常常用来展示尾下覆羽的颜色信号。

【生活习性】
安第斯骨顶主要栖息在稻田里的秧丛、谷茬或沼泽中,喜欢在距离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筑巢。它们通常进行季节性配对,在繁殖季节后又分群。在非繁殖季节,它们常常单个栖息。

【鸣叫特征】
安第斯骨顶的叫声多为低沉的'churr'或更硬朗的'hrrp'。在雌性中,叫声听起来为低沉的'chitter'。

【繁殖习性】
安第斯骨顶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繁殖方式,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配对并交配,窝卵一般会产出5-10枚,孵化期约为14-24天,由亲鸟共同孵化,亲鸟都参与照顾幼鸟。幼鸟通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达到成熟的繁殖年龄。

【外型辨识】
安第斯骨顶存在两种颜色变种,一种是红额形态,具有红色的额甲、黄绿色的喙,以及绿色的腿和脚。另一种白额形态,具有白色或橙黄色的额甲,深色的喙,石板色的腿和脚。红额形态在植被丰富的湖泊中较为常见,而白额形态则在植被较少的高海拔湖泊中占优势。

【保护状况】
安第斯骨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中为“无危”,学名Fulica ardesiaca。

【地理分布】
安第斯骨顶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脉的中南段,海拔2,200至3,600米的湿地区域,包括哥伦比亚南部、厄瓜多尔、秘鲁北部,以及秘鲁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