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HARADRIIFORMES > Alcidae > Fratercula > Horned Puffin
Horned Puffin

Horned Puffin

English name:Horned Puffin

Scientific name:Fratercula corniculata

【简介】
角海鹦(学名:Fratercula corniculata)是鸻形目海雀科海鹦属的一种鸟类。体重约为581-648克,体长约32厘米,翼展18-20厘米。其外观以倒锥形的头部和鲜艳的黄色与红色相间的喙著称,同时拥有黑背白腹的羽色,脚为橙色。繁殖季节时,成鸟的头部皮肤会延伸出一个独特的黑色“角”突起,而脸部在非繁殖期变为灰暗色。雌雄性羽色相似。

【外形特征】
角海鹦拥有厚实的身体和宽大的喙,黑背白腹形成鲜明对比。颏部和胸腹上部白色,胸部白色、背部黑色,喙端黑色,中间部位为黄色,基础部分为鲜艳的红色。繁殖期后,喙部会缩小并颜色变暗。喙上有一条深的沟痕,成鸟的喙在繁殖季更加鲜艳,而非繁殖季时变小,颜色较为暗淡。

【鸣叫特征】
角海鹦发出的声音较为低沉,通常被描述为轻柔的咕咕声或哼哼声,加速时则变为‘A-gaa-kah-kha-kha’。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在北太平洋亚北极水域的海洋环境,繁殖季节期间返回海岸岛屿或悬崖定居。巢穴通常选址在岩缝、岩石堆或洞穴中,而非挖掘土穴。它们擅长潜水捕鱼,捕食鱼类为主食,也食用鱿鱼和小型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

【繁殖习性】
角海鹦达到性成熟的年龄为5到7年。它们主要从5月持续到9月进行繁殖。雌鸟和雄鸟共同选择岩石裂缝作为巢址,雌鸟会产下一颗白色卵,双亲共同进行约41天的孵化工作,然后共同喂养幼鸟约40天。幼鸟在晚上独立离巢,约一个星期内会从巢穴飞向大海。

【外型辨识】
角海鹦与同类的其他海鹦种类,如北极海鹦和簇羽海鹦,有明显区别,后者通常在软土中挖掘巢穴。此外,角海鹦在繁殖期的头部有独特的黑色“角”,而簇羽海鹦的胸部为深色。

【保护状况】
角海鹦的保护级别为“无危”(IUCN,LC)。

【地理分布】
角海鹦在繁殖季节主要见于西伯利亚东北部至阿拉斯加北部、西部及南部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亚北极地区,非繁殖期则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开阔海域。此外,它们还出现在日本中部、夏威夷群岛西部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沿海地区。

在繁殖季节结束后,角海鹦会经历换羽过程,通常发生在秋季和冬季。两三年后,它们返回出生地繁殖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