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fted Puffin
English name:Tufted Puffin
Scientific name:Fratercula cirrhata
【简介】
簇羽海鹦(英文名:Tufted Puffin,学名:Fratercula cirrhata)隶属于鸻形目、海雀科、海鹦属。也称为“花魁鸟”。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海鸟,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是稀有的观赏鸟类。
【外形特征】
体长36-40厘米,翼展64-66厘米,体重介于520-1000克。繁殖季节时,头部呈现金黄色的羽毛,眼部上方和背部有黄色羽饰,翅区黑色,脚橙红色,喙艳丽橙黄。繁殖季节后,头部颜色转为灰褐色,喙缩小且颜色减淡。雏鸟形态类似非繁殖季成鸟,呈灰褐色胸部和白色腹部,喙浅棕色。
【生活习性】
这种海鸟偏爱群居,构成广泛的社会群体。它们主要栖息于沿海岛屿和悬崖,喜欢在高生产力的水域觅食,食物包括鲱鱼、沙丁鱼和各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间,它们在陆地上挖掘洞穴筑巢,非繁殖期则在北太平洋水域中分散。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提及。
【繁殖习性】
集群筑巢,利用洞穴或岩石缝隙进行繁殖。每年夏初,一对夫妻产下一枚卵,孵化期约为45天,雏鸟需40至55天方能离巢。繁殖模式显示它们具有明显的社交行为,两性共同育雏。
【外型辨识】
簇羽海鹦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鹦,全长约为40厘米,重约1千克。(吉尼斯世界纪录)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及。
【保护状况】
簇羽海鹦的主繁殖地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沿海岛屿,如加利福尼亚至阿拉斯加,以及东至日本和楚科奇半岛(俄罗斯东部)。其全球总体数量较多,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低危(LC)等级。不过,它们在加利福尼亚至俄勒冈州的部分区域遭受了数量减少的趋势,这源于当地鱼群减少、海洋污染和偶发的石油泄露。
【地理分布】
原文已涵盖在【保护状况】中,无需单独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