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 Tit-Flycatcher
English name:Grey Tit-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Fraseria plumbea
【简介】
灰雀鹟,学名为Fraseria plumbea,属于雀形目、鹟科、非洲森莺属,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其独特的灰色外观和黑白色的尾巴使其在自然界中显得格外突出。
【外形特征】
灰雀鹟体长约14厘米,体重约10至16克。头部、颈部两侧、上体和肩羽呈铅灰色,上翼覆羽边缘淡铅灰色,翼羽狭窄处呈现灰白色,三级飞羽白色。尾羽黑色,最外侧一对尾羽白色,相邻的尾羽尖端和边缘亦为白色,内侧一对尾羽尖端亦为白色。下部体羽为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下尾羽淡黄色。虹膜为橄榄棕色,喙为深棕色至黑色,下颚基部为蓝灰色,腿为灰色至黑色。幼鸟翅缘为淡黄褐色,下体羽尖窄小黑色,喙为浅棕色,下颚为蓝灰色。
【鸣叫特征】
灰雀鹟发出颤抖且略带哀伤的“wheeely-wheerr”叫声,这是识别该物种的主要标志。
【生活习性】
灰雀鹟主要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干旱森林以及湿润低地森林的开阔地带,偏好在阔叶林地、灌木丛及森林边缘活动。它喜欢树叶间迅速移动,仔细搜寻昆虫,很少从空中捕捉飞虫,通常会前倾身体,尾部稍许抬起并展开,这也可能触发附近昆虫的预警。
【外型辨识】
灰雀鹟与灰喉森莺相比,颜色稍淡,头部、翅膀和尾巴上有白色部分。灰喉森莺偏好低地雨林,其尾羽全黑,面部纯灰,而灰雀鹟则以停驻和突袭的方式捕食,展示出类似典型“鵙”的行为。
【保护状况】
灰雀鹟的保护现状根据IUCN红名录尚未被具体评估,但作为濒危物种需要持续关注其生存状况和生态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灰雀鹟广泛但零散地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包括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等多个国家。该种属于IUCN未分类的珍稀鸟类,其地理分布包括西部、中部、东部和南部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