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y Flycatcher
English name:Ashy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Fraseria caerulescens
【简介】
灰鹟(英文名:Ashy Flycatcher,学名:Fraseria caerulescens),是雀形目鹟科非洲森莺属的小型鸟类。灰鹟主要栖息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包括热带干林、湿润低地森林和草原。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13-15厘米,通体呈现冷灰色调,头、上体和下颌均呈蓝灰色,喉部颜色特别淡,胸部和两胁淡灰色,腹部和下部为白色,大腿呈灰色。灰鹟具有明显的黑色眼纹和上眼线白色,眼环呈淡色,翅膀与尾羽棕黑色,翼上覆羽带灰缘,下翅膀和外侧尾羽为白色。喙呈黑色,下喙部分为淡灰色,虹膜颜色为深棕色,腿色则为暗灰色或黑色。
幼鸟上体整体为褐色,并带有淡黄色斑点,翼上覆羽尖端淡黄色,下体同样带有斑点。亚成鸟颜色接近成鸟,但翼羽带有淡黄色尖端。
【生活习性】
灰鹟活跃于树冠中层的森林边缘、密集林地和种植园中,有时会加入混种群体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例如甲虫、苍蝇、蚱蜢、各类蛾类和蝴蝶幼虫,以及飞蚁和白蚁。灰鹟偶尔也食用小型果类和浆果,罕见的情况甚至会捕食长达5厘米的小型壁虎。
【鸣叫特征】
灰<|im_start|>鹟的鸣唱多样,主要包括黎明歌、日间歌和颤音歌。其中,黎明歌一般由5-7个音符组成,音高呈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预计可能持续至少30分钟以上。日间歌则由3-8个短促的断奏音符构成。此外还包括尖锐的报警叫声,高音的恐慌声音,及雏鸟的乞食叫声。
【繁殖习性】
灰<|im_start|>鹟主要在9月至翌年1月期间繁殖,某些地区可能会延至6月或8月。它们保持1-4公顷的领地用于繁殖,并建造由苔藓、草、根须和其他材料组成的巢,位于树洞、裂缝或枝叉处。每窝产卵2-3枚,孵化期约为14天,父母共同参与照料雏鸟。
【外型辨识】
灰<|im_start|>鹟与灰喜鹊鹟、非洲黑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