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ky-billed Parrotlet
English name:Dusky-billed Parrotlet
Scientific name:Forpus modestus
【简介】
乌嘴鹦哥(英文名:Dusky-billed Parrotlet,学名:Forpus modestus),属于鹦形目鹦鹉科福普斯鹦哥属。成鸟体长约13厘米,体重在28至35克之间。全身主要呈较暗的绿色,额头、脸颊及下巴则显绿宝石色;腹部则较偏蓝绿色。
【外形特征】
雄鸟的翅膀和背部下方带有暗蓝黑色斑块,而雌鸟则趋于绿黄。
【生活习性】
乌嘴鹦哥每年7月繁殖季节开始时,会集群筑巢繁殖。而在非繁殖季节,通常聚集形成5至50只的小型群体。它们倾向生活在海拔500-1000米之间的干燥、半开阔地带以及河流沿线的森林区。主要以果实、种子、花蕾及各种植物嫩芽为食。在自然栖息地,有时会访问富含矿物质的河岸土壤。
【鸣叫特征】
未提及乌嘴鹦哥的具体鸣叫声描述。
【繁殖习性】
乌嘴鹦哥主要栖息在树洞中繁殖。繁殖季节一般选在7月,一次产蛋3至6枚,孵化期为21天,从雏鸟破壳至羽毛长成约需35天。雏鸟为晚成雏,依赖亲鸟喂养直到可以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乌嘴鹦哥的体色更深,羽毛覆盖度较为一致,喙部颜色变黑,不像其他鹦哥多裸露黄色的下颌部位。在繁殖季节外将更多现身于较为稀疏的树丛区。
【物种区别】
乌嘴鹦哥与同属其他鹦哥种类相比,体色更深,羽毛覆盖度较为一致,喙部颜色变黑,不像其他鹦哥多裸露黄色的下颌部位,且在繁殖季节外将更多现身于较为稀疏的树丛区。
【保护状况】
IUCN划分其保护级别为无危。值得注意的是,乌嘴鹦哥需要特别的保护措施以保持其种群数量不受威胁。
【地理分布】
乌嘴鹦哥主要分布在包括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的亚马逊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此物种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Forpus modestus modestus和亚马逊亚种Forpus modestus eid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