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xican Parrotlet
English name:Mexican Parrotlet
Scientific name:Forpus cyanopygius
【简介】
蓝腰鹦哥(学名:*Forpus cyanopygius*),又称墨西哥鹦哥,是鹦形目鹦鹉科福普斯鹦哥属的鸟类。它们主要分布于墨西哥西部,从南部索诺拉至科利马地区。
【外形特征】
这种鹦鹉成鸟体长约13-14厘米,体重30-37克。雄性蓝腰鹦哥上体主要为绿色,背部下部、臀部、次级飞羽、翼下覆羽和部分次级飞羽呈现青绿色。下体颜色较淡,并带有轻微的蓝调。雌鸟体色则为黄绿色,背部下部呈现更明显的青绿色。幼鸟体色类似成鸟,但蓝色较少,体型更小。指名亚种(*F. c. cyanopygius*)上体颜色深,下体为灰绿色,蓝色相对更暗,接近钴蓝色,体型稍大。
【鸣叫特征】
蓝腰鹦哥平时会发出尖锐或如芦笛般的“kree”或“kreeit”叫声。飞行时会持续发出嘶哑的金属质感颤音,而栖息时叫声则会柔和得多。
【生活习性】
蓝腰鹦哥通常栖息在热带和半开阔地带,包括森林地带、种植园以及城镇和村庄周边。它们常以大约10到100只的小群体活动,偶尔则会组成超过50只的大群体。鸟类群体在清晨和日落时最为活跃,它们以水果、berries(浆果)、草籽等为食。入夜后大多数都会归巢至树洞或仙人掌等同样适合筑巢的地方。
【繁殖习性】
蓝腰鹦哥每年5月至7月繁殖。每次产卵数量是3枚,孵化期为约19天。大约在4-5周大的时候,雏鸟能够独立飞翔。
【外型辨识】
蓝腰鹦哥可以通过其显著的青绿色尾部和臀部特征,以及雌鸟的黄绿色体色来辨识。
【保护状况】
蓝腰鹦哥由于受到数量锐减、栖息地损失、非法宠物交易等威胁,其种群数有所下降。2012年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低危物种,不过在墨西哥受到特殊保护。
【地理分布】
蓝腰鹦哥广泛分布于墨西哥西部,从索诺拉南部到科利马,主要是低海拔干旱森林、灌木丛和松木山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