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cissus Flycatcher
English name:Narcissus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Ficedula narcissina
【简介】
黄眉姬鹟 (Narcissus Flycatcher, Ficedula narcissina),属于雀形目鹟科姬鹟属的小型鸟类。广泛分布在东北亚地区,包括库页岛和日本,并在冬季迁移到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如菲律宾、越南和婆罗洲。
【外形特征】
雄鸟拥有醒目的外观,其头顶和背部为黑色,前后胸近橙黄色,搭配宽大的橙黄眉纹伸至耳羽后方引人注目;其翅膀黑色但内侧还零星点缀著白色斑点。尤其底部颜色从明亮的橙黄色渐变为白色。相对于雄鸟,雌鸟的颜色更加暗淡,上体包括头部为灰褐色,胸侧有也是淡褐色并带有黄色调,下体泛着白色或略带黄色。
而幼鸟与雌鸟混淆,主要区别是上体更为偏向棕色,有白色的尖尖细小斑点。
【生活习性】
黄眉姬鹟主要栖息于温带和亚热带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等环境,也偶尔出现在混合落叶林如柳树、杨树和桦树林中。活跃于树冠,尤其在飞来飞去的树林间捕食各种昆虫,包括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等,同时也能够空中捕食飞虫。
它们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迁徙,夏季在繁殖地点,而冬季则前去温暖的东南亚越冬。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声类似于鸫的声音,包含一系列短而清脆的音符,例如“pipipiityu-ito-foi”或它的变种。在日本,此鸟也常常被听到重复吟唱的“o-shin-tsuk-tsuk”和模仿灰胸竹鸡的“pi-pe-poi”。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5月至7月。巢状如杯子,主要由莎草、叶子以及马尾构成,建在树木树洞、枯萎树皮下的树桩等地方,距离地面大约1.5至4.5米高。每次巢产3-5枚淡绿蓝色卵,由雌鸟单独孵化12-13天。
【外型辨识】
黄眉姬鹟是一种身体短小但色彩大胆的鸟类,以巧妙结合黑色与亮黄或橙黄的颜色在鸟类界中独树一帜。该鸟种有助于热带及温带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并由于其季节性的迁徙行为构成了多种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环节。
【保护状况】
黄眉姬鹟被定位为无危物种(IUCN:LC),但在东南亚非繁殖地可能是较为罕见的种群。在中国,它被列为北京市一级保护动物,数量估计在20,000到50,000对成熟的个体之间。
【地理分布】
这种鸟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包括俄罗斯的库页岛、千岛群岛(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琉球群岛除外),而到了冬天会影响到东南亚的较暖地带,括菲律宾、越南和婆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