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pata Wren
English name:Zapata Wren
Scientific name:Ferminia cerverai
【简介】
扎巴鹪鹩(Zapata Wren,Ferminia cerverai)是雀形目鹪鹩科的唯一代表。该鸟种仅分布于古巴西南部扎巴特半岛的特定湿地环境。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16厘米,具有典型的灰色至褐黑色羽毛,尾羽延展,条纹清晰。其羽毛的特点包括:深褐色冠羽,脸上点缀着淡黄色和褐色斑点,上体为深棕色,散布细黑纹,翅膀和尾巴呈现深褐色,带有灰褐色斑纹。腿部呈现模糊的暗棕色斑纹。虹膜为浅棕色,喙为深棕色和浅黄褐色,腿为褐色。雌雄鸟外形相似,幼鸟在喉部会有细黑斑点。
【生活习性】
扎巴鹪鹩偏好在潮湿的、低矮植被茂密的栖息地生活。它们擅长在近地面的灌木和草地中觅食,通过刮擦的方式寻觅昆虫、蜘蛛、蛞蝓、蜗牛以及小型蜥蜴等作为食物。此外也会适量食用植物性食物如地衣和Chrysbalanus hicacus种子。
【鸣叫特征】
扎巴鹪鹩的鸣唱表演包括一系列四至七个清澈的咕噜哨音与尖锐颤音,时间有时长达一分钟且雄鸟鸣唱更加复杂。雌鸟则会发出较简洁的‘achut-chut-chut-chut-churr’的声音。
【繁殖习性】
扎巴鹪鹩的繁殖期开始于1月,并至少延续至7月。巢结构由叶片编织而成,高度约20厘米直径约14厘米,入口侧伸向外,宽约4.1至4.3厘米,内部设有由羽毛填充的空间,通常在距离地面20至70厘米的锯草丛中。每窝一般产2枚未有标记的白色卵,主要由雌鸟孵化。幼鸟孵化时间以及离开巢穴的时间仍未确定。
【保护状况】
在其自然栖息地,野外活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草地燃烧、湿地排水、农业扩张,以及外来物种如獴类和鼠类的捕食。鉴于扎巴鹪鹩的孤立分布和对该种生境的特定适应需求,以上因素加剧了其生存压力。根据IUCN红色名录,扎巴鹪鹩目前被列为濒危(EN)物种。
【地理分布】
扎巴鹪鹩仅分布于古巴西南部扎巴特半岛的特定湿地环境。这种鸟种为古巴特有种,其分布接近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