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FALCONIFORMES > Falconidae > Falco > New Zealand Falcon
New Zealand Falcon

New Zealand Falcon

English name:New Zealand Falcon

Scientific name:Falco novaeseelandiae

【简介】
新西兰隼(学名:Falco novaeseelandiae)是隼科、隼属的一种中型猛禽,仅分布于新西兰。该物种具有显著的性别二态性,雄鸟体重约为252至500克,雌鸟体重约为420至600克,体长通常在36至48厘米之间。

【外形特征】
新西兰隼展现出明确的性别二态性:雌鸟体重和体型往往比雄鸟大。其上体棕色,带有奶油色和棕色条纹,腹部和下尾羽为鲜艳的红褐色。幼鸟的上体颜色更均匀,腹部的颜色更深,主要为深棕色带有红色斑纹,且胸部和侧腹的斑点较少。形态上存在三种不同的地理亚群:南方亚群体型较大、颜色较深;东部(草原)亚群体型较大,羽毛颜色较浅;灌木亚群体型较小,颜色更偏暗。

【鸣叫特征】
当附近有入侵者时,新西兰隼会在巢穴附近快速发出类似“kek-kek-kek...”的叫声,音调变化多样。空中搏斗表演或伴侣娇时,该叫声速度会减慢。

【生活习性】
新西兰隼主要栖息于本土森林、外来树种森林、苔草草原及农田等区域,特别是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下的地区更适宜它们。该物种食物链位于较高层级,主要猎食鸟类(尤其偏好外来物种),并且也捕捉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蜥蜴。捕猎方式多样,包括低空快速捕捉、高空翱翔以及掠食置于地面的腐肉。成鸟通常会选择定居,而幼鸟则倾向于四处迁徙。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9月至11月,有时可持续至12月,少数情况下会延续到次年2月。新西兰隼会筑巢在悬崖、陡峭山坡的土壤地处或森林中的寄生植物上,一窝产2至4枚蛋,孵化期约为29至35天。幼鸟离巢后会依赖父母70至90天。

【外型辨识】
飞行时,新西兰隼速度快,通常伴随着快速拍打翅膀动作。成鸟常见栖息于植被相对稀疏的开阔地带,幼鸟则更加活跃地分散于不同环境。

【保护状况】
新西兰隼广泛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南岛以及斯图尔特岛北部。然而,受到栖息地改造、杀虫剂使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布氏亚群和南方亚群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目前保护级别分为“南部濒危”和“东部及灌木易危”。据2021年IUCN标准,被列入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新西兰隼因其独特性与象征力量的姿态,在新西兰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曾多次出现在新西兰的货币及邮票上,并且是新西兰皇家空军黑猎鹰飞行表演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