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alian Hobby
English name:Australian Hobby
Scientific name:Falco longipennis
【简介】
姬隼(学名:Falco longipennis),是隼形目隼科隼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及其周边国家。该物种主要是日间活动的猛禽。
【外形特征】
姬隼体型轻盈,翼展较长,羽毛颜色会随性别、年龄与环境条件有所变化。湿润地区的个体颜色较深,干燥地区则较浅。成鸟的上体颜色从深板岩灰色到浅岩蓝色不等,带棕色,头顶有黑色帽子,黑色从下颏延伸至后颈。颈侧、喉咙和脸颊后面由黄棕色的半领勾勒。尾下有淡淡的斑纹。眼睛虹膜深棕色,眼圈为浅灰色,足部黄色。幼鸟背部为棕色,体色更黯淡,胸部、颈侧和喉咙显现奶油色,两边有窄条纹。
【生活习性】
姬隼栖息于热带雨林、开阔的林地、稀树草原和邻近的无树地带,包括树木丰富的农田和城市区域。白天、黄昏或夜晚都会进行活动,常利用人工照明来捕猎,主要的捕食方式为低速飞行寻找猎物,或从栖息处潜行捕捉。
该物种以陆栖雀形目鸟类、蝙蝠和飞行昆虫等为食,常见猎物如云雀、鹨、织布鸟、鸽子、小鹦鹉、燕子等。体型通常不超过200克。分布区涵盖海平面至1000米的澳大利亚,而在小巽他群岛可达1500米,在新几内亚则达到2000米。
【鸣叫特征】
交流主要发生在繁殖季节,发出快速的“kee-kee-kee”的高声或其它简短警报。鸣叫声会伴随着空中的机动飞行,包括直冲下潜和接近于杂技的飞行表演。通常在黄昏甚至夜晚的时间段,利用照明进行猎食活动。
【繁殖习性】
姬隼的繁殖时间在澳大利亚中部和南部为每年8月至次年1月,在北部提前一个月。它们筑巢时通常选择树顶或电线杆,高度超过10米。主导筑巢的雌雄个体利用旧巢或占据其他大型猛禽的巢穴,每窝产2至3枚卵(偶数为4枚),孵化期约为28至35天。雏鸟在34至38天离巢,离巢后的数周仍依赖父母喂养,每年一对可以成功繁殖2.75只幼鸟,通常幼鸟成功数量在2-3只。最长寿的个体可达7岁。
【外型辨识】
姬隼(学名:Falco longipennis),是隼形目隼科隼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及其周边国家,包括新几内亚南部和东南部、新不列颠岛以及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特有的六种隼科鸟类之一,因翼羽较长而得名。
【物种区别】
依据栖息地不同,该物种有三种已知亚种:
1. 姬隼小巽他亚种(Falco longipennis hanieli)
2. 姬隼指名亚种(Falco longipennis longipennis)
3. 姬隼马鲁加亚种(Falco longipennis murchisonianus)
【保护状况】
姬隼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分布范围内较宽广。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该物种被评为无危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将姬隼列入附录Ⅱ,说明它是国际上受关注的保护对象之一。在塔斯马尼亚,该物种数量有所增加,虽然原因可能复杂,可能是由于干旱促使更多迁徙的猎物物种选择在塔斯马尼亚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