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tailed Sicklebill
English name:Buff-tailed Sicklebill
Scientific name:Eutoxeres condamini
【简介】
黄尾镰嘴蜂鸟(Buff-tailed Sicklebill,学名:Eutoxeres condamini),属于雨燕目蜂鸟科镰嘴蜂鸟属,是一种分布于南美洲的大型蜂鸟。它们以其独特的向下弯曲的喙和黄褐色尾羽尖而闻名。
【外形特征】
黄尾镰嘴蜂鸟体长13至15厘米,体重约7.9至12.5克。雄鸟和雌鸟外观类似,但雄鸟体型稍大。上体呈暗绿色,下体白色且密集布满暗色条纹。颈部两侧有淡蓝色斑块,尾羽的尖端白色,尾部长且弯曲,外侧三根羽毛为深黄褐色,头部上方有一条在部分情况下可见的裸露条纹。
【鸣叫特征】
它们的叫声为重复的“swe-si-seé”三音节短语,中间有时会有短暂的停顿。飞行时也会发出鼻音和尖锐的单音调叫声。
【生活习性】
黄尾镰嘴蜂鸟栖息在海拔180至3290米的雨林和林木环境中,偏好自然植被,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人类干扰形成的人工环境,如种植园、竹林以及开阔栖息地。它们主要以Heliconia和Centropogon属植物的花蜜为食,同时也猎食小型节肢动物。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秘鲁为9月至11月,雌鸟单独筑巢于树下叶片下方,巢由苔藓、根系和其他细小植物材料构成,内衬粗糙物质和蜘蛛网。孵化后16至18天,幼鸟出生,22至24天后离巢。首次繁殖年龄通常在1至2岁。
【外型辨识】
黄尾镰嘴蜂鸟与另一物种白尾尖镰嘴蜂鸟(Eutoxeres condamini)间的区别在于尾部外缘的颜色,前者为黄褐色,后者为白色,且白尾尖镰嘴蜂鸟的分布范围偏北。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种(LC,2012年评估)。
【地理分布】
黄尾镰嘴蜂鸟分布在南美洲,具体区域从哥伦比亚东南部到玻利维亚西北部,包括秘鲁和厄瓜多尔的亚马逊低地。该物种在原产地为不常见物种,但全球种群数量未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