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Vangidae > Euryceros > Helmet Vanga
Helmet Vanga

Helmet Vanga

English name:Helmet Vanga

Scientific name:Euryceros prevostii

【简介】
盔鵙(学名:Euryceros prevostii),也被称为Helmet Vanga,是雀形目钩嘴鵙科盔钩嘴鵙属的一种鸟类。它以其显著的蓝色弯喙和赤褐色背部而闻名。

【外形特征】
盔鵙的体长达到28至31厘米,体重在84至114克之间。其最具特点的部位是其大大的蓝色弧形喙,长达51毫米,深度为30毫米。此鸟的独特特征还包括:头部、翅膀羽、飞羽、臀部及尾羽边缘呈现出纯蓝黑色;背部、肩羽、次级飞羽和一对中央尾羽为赤褐色;腹部全部为黑色,而腹部、侧面部分以及下尾羽边缘则有糊状的淡棕斑纹。虹膜颜色较浅,呈奶油色;喙部蜿蜒phanumeric,喙尖为黑色;双足亦为黑色。成鸟羽毛的性别相似度高,而幼鸟则呈现出较暗的黄色褐色及深棕色色调,最初的喙颜色为keratine型。

【鸣叫特征】
盔鵙在早晨时会发出一系列大约八到十个温和、哨音般的“tre”音符,声音越吟越低,常常重复这些鸣叫声。它们在建立领地时发出的鸣音类似悦耳的涟漪下降声,然而相比之下,其柔和的音高和清晰度较低。它们的警报声音类似粗糙的“treh treh treh... ”或尖而响亮的声音“hink hink hink...”,具有高度可辨识的“treh... ”的警报声音。在接触时,这些鸟儿会发出短暂的哨声“phu”或高调得鸣叫“tseeah”。

【生活习性】
盔鵙栖息于低地和中低海拔的常绿温润森林。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蟑螂、蝴蝶、蛾、蟋蟀、螽斯、甲虫等,有时也会食用如蛙类、壁虎、变色龙以及蜥蜴等小型爬行动物。它们在树冠层捕食,惯常在距离地面3至10米的高度上静止不动,因而较难被发现,一般与马岛鹃鵙等其他大型鳋科及森林雀科鸟类混群。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10月至次年1月。它们采取一夫一妻制的繁殖方式。巢通常由苔藓、交错编织的植物材料和树枝制成,直径约为15厘米,大多数情况下会放置在离地2至4米高的树叉或棕榈叶旋涡中。每个巢中含有2至3颗孵化蛋,这些蛋的颜色为粉白色,带有洋红色斑点,尤其是在蛋的大型端更为明显。雄性和雌性轮流负责孵化和抚育雏鸟,不过具体的孵化期和雏鸟的孵化后的护理周期尚不详,总体育雏期估计为17天左右。

【外型辨识】
盔鵙的独特特征是其大大的蓝色弧形喙和赤褐色背部。此外,其头部、翅膀羽、飞羽、臀部及尾羽边缘呈现出纯蓝黑色;背部、肩羽、次级飞羽和一对中央尾羽为赤褐色;腹部全部为黑色,而腹部、侧面部分以及下尾羽边缘则有糊状的淡棕斑纹。

【保护状况】
盔鵙的栖息地局限于马达加斯加的东北部地区。然而,其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遭受农业和林业开发破坏而面临严重的碎片化与下降趋势。已被列在IUCN濒危物种名单上。

【地理分布】
盔鵯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东北部的低地和中低海拔雨林中,包括Marojejy、Tsaratanana和Mantadia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