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CAPRIMULGIFORMES > Caprimulgidae > Eurostopodus > Archbold's Nightjar
Archbold's Nightjar

Archbold's Nightjar

English name:Archbold's Nightjar

Scientific name:Eurostopodus archboldi

【简介】
阿氏毛腿夜鹰(学名:Eurostopodus archboldi,英文名:Archbold's Nightjar)属于夜鹰科毛腿夜鹰属的鸟类。其学名以美国探险家Richard Archbold命名。

【外形特征】
阿氏毛腿夜鹰体型中等,体长约28厘米。头部为灰色,几乎全部被黑色宽阔的矛状纵纹覆盖。体背灰色并伴有明显的黑色斑纹,肩列斑和上肩列斑为黑色斑块状,之间形成灰白色条带。喉部两侧各有1个白色人字形标记,下体黑褐色且带有黄白色至棕黄色的斑点。翼和尾部无白色斑点,翼上覆羽灰黑色有小型棕黄色的斑点。体型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夜鹰属鸟类。

【生活习性】
阿氏毛腿夜鹰偏好在高山雨林环境中捕食飞行昆虫,它们通过在森林空地和山地灌木丛上空飞行捕食,或者从栖息处直接出击捕食。它们主要依赖听觉和视觉感应猎物。

【鸣叫特征】
该种夜鹰的叫声独特,先是短促的单音,然后是两声颤音,第二声向下颤动,声音像是“whip!wirrr-weerrr”。

【繁殖习性】
阿氏毛腿夜鹰的繁殖期为3月至5月。通常不筑巢,直接产卵于森林地面上,每窝通常下产1枚卵。卵呈淡乳黄色至橙红色,被有少许淡黄色或淡灰色斑点,卵的尺寸为35-44毫米长,27-32毫米宽。

【保护状况】
夜鹰属鸟类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阿氏毛腿夜鹰分布于新几内亚中部的高山地带。它们栖息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等,与巴布亚毛腿夜鹰分布高度差异明显,但不会在同一生境中共存。高海拔山区才是它们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