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ed Quetzal
English name:Eared Quetzal
Scientific name:Euptilotis neoxenus
【简介】
角咬鹃(Euptilotis neoxenus),又称为Eared Quetzal,是咬鹃目咬鹃科的一种大型鸟类。
【外形特征】
角咬鹃体型较大,长度约为33至36厘米。雄鸟的颜色较为鲜艳,头部为暗黑色,胸部呈现青铜绿色,腹部及下尾覆羽鲜红色,背部及上翼呈绿至蓝绿色。雌鸟的羽色较雄鸟淡,幼鸟头部及胸部为褐色,下尾覆羽底部黑色、尾端白色。值得注意的是,角咬鹃的两性都具有细长的、不能轻易察觉的耳羽。
【生活习性】
角咬鹃主要以昆虫、小型脊椎动物和果实为食,如选择食用马德龙树的红色果实。它们既会在飞行中捕食,也会采取悬停摘食的方式。
【鸣叫特征】
角咬鹃的叫声独特,包括一系列视听量渐增的哨音、逐渐升高的尖叫声以及飞行时发出的尖锐笑声,最后以“chuck”的响亮叫声结束。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这种鸟类会在树洞中筑巢。巢位高度一般在5至9米之间,通常利用旧啄木鸟的洞穴。孵化期通常为28至31天,育雏期为17至21天。
【地理分布】
角咬鹃主要栖息于墨西哥西北部的Sierra Madre Occidental山脉中,偶尔也会出现于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及新墨西哥州的东南部。它们生活在海拔1700至3000米之间的中高海拔地区,偏好松林、松橡树林及松常绿森林,特别是沿溪流的森林区域。
【保护状况】
由于数十年来伐木活动的影响,角咬鹃面临较大的生存威胁。目前,它们被IUCN列为近危(NT)物种。
【外型辨识】
与同区域的其他咬鹃相比,角咬鹃体型更大,头部较小,喙为灰蓝色,色彩模式独特。结合尾部下的白色和无条纹特征,它们很容易从高山美洲咬鹃和优雅美洲咬鹃中区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