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throated Parrotfinch
English name:Red-throated Parrotfinch
Scientific name:Erythrura psittacea
【简介】
红喉鹦雀(学名:Erythrura psittacea),又称鹦雀属的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上的新喀里多尼亚(包括Grande Terre和Ile des Pins)。这种鸟以其绿红色调的羽毛和悦耳的叫声闻名。
【外形特征】
红喉鹦雀的身体长度大约在12至14厘米之间,其整体重量约为10.5至11.5克。雄性成鸟的头部(从额头到喉咙和胸腹)呈现绿色,背部也覆盖着绿色的羽毛,而臀部则转变为亮丽的红色。尾部含有交替的深棕色和红色边缘,头部部分覆盖红色的羽毛。相比之下,雌鸟的颜色会稍微暗淡一些,尤其红色的羽毛在下巴和喉部表现较少。幼鸟的体型和成鸟相似,但在离巢数天后,额部和喉部会出现红色羽毛。眼睛周围为深棕色,带有浅灰色的眼环,嘴巴和脚为黑色或深粉色至肉色。
【生活习性】
红喉鹦雀主要活动在森林边缘、草地、农田、果园、红树林和纸皮树林等环境。这些小鸟通常以昆虫、蜘蛛和以植物种子为主的食谱为生,它们可以地面取食,也可以在树间、灌木丛和草丛中采集食物。在这类物种中,伏击式觅食是常见的行为模式。
【鸣叫特征】
红喉鹦雀以其悦耳的叫声闻名。
【繁殖习性】
红喉鹦雀在9月和3月之间繁殖,雄性会用颜色鲜艳的羽毛来吸引雌性并筑巢。典型的繁殖构造表现为粗糙的球形,附带有进入入口,筑巢材料通常来自于树枝、叶子和树皮。巢穴常常建在悬崖裂隙、无花果树、人迹罕至的建筑物或草丛中。雌鸟通常每窝产4到6枚蛋,孵化期为13天。雏鸟生下来时没有羽毛,但很快就长出了柔软的羽毛。它们的嘴巴有粉红色,带着两个大的深蓝色断面,顶部为黄色,有些黑色点。雏鸟大约在22天后达到全面发展,两星期内就可以独立飞行。
【外型辨识】
红喉鹦雀以其绿红色调的羽毛和悦耳的叫声闻名。
【物种区别】
没有对红喉鹦雀与其他鸟类进行区分的具体内容描述。
【保护状况】
红喉鹦雀被认为是无危的,其保护状态标记为IUCN的LC。
【地理分布】
红喉鹦雀仅发现于新喀里多尼亚两大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