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nut-shouldered Goshawk
English name:Chestnut-shouldered Goshawk
Scientific name:Erythrotriorchis buergersi
【概述】
栗肩鹰(学名:Erythrotriorchis buergersi),又称为Chestnut-shouldered Goshawk,属于鹰形目鹰科褐肩鹰属的鸟类。该物种分布于新几内亚的山麓和较低海拔的森林地带,属于稀有的猛禽。
【外形特征】
栗肩鹰体型较大,长度约为43至53厘米,翼展可达85至109厘米。通体大致为黑色和赤褐色,其中上部更为显著,下部带有白色且遍布暗色条纹。特别之处在于,肩羽宽缘呈现出明显的栗色;大腿有条纹;尾部长且有条纹。
与褐肩鹰相比,其翅膀较短,而且成年个体的黑白相间性较为突出,下体缺乏赤褐色,这是一大区别。需要注意的是,还存在罕见的黑化型个体,这些个体颜色较深,容易与黑化的白颊鹰混淆,但栗肩鹰的尾部条纹更明显且更窄,同时眼色为黄色。而幼鸟则呈现丰富的赤褐色,并伴有黑色标记,飞羽和尾部则为烟灰色。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地广泛,常见于新几内亚山地和低海拔雨林,海拔高度范围从海平面至1600米之间。它们通常在森林内部活动,很少在森林上方翱翔。其食物主要为鸟类,但也可能包括小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在内的其他小型动物。
【鸣叫特征】
栗肩鹰会发出强烈且高音的鼻音上升音符,这一鸣叫声每秒重复一次,与白颊鹰的叫声节奏类似,但在节奏上更慢。叫声中独特的强迫感是其显著特征。
【繁殖习性】
现有资料关于该物种繁殖行为的信息极为有限,仅观察到在十月期间有一只正处于完全成长阶段但仍依赖父母的幼鸟在发出乞食叫声,这无疑为了解其繁殖习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外型辨识】
与白颊鹰相比,栗肩鹰的主要辨识特征在于其通常在更低的海拔被发现,且眼色为黄色,而白颊鹰的眼色较深。同时,栗肩鹰的黑化型和幼鸟形态与白颊鹰相似,不过通过尾部条纹的宽度差异以及眼色来分开这两种鸟类还是相对容易的。
【保护状况】
根据IUCN(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评估结果,栗肩鹰的保护级别为数据缺乏(DD),而CITES对其列为二级保护物种。由于其数量稀少,仅存记录约数百至千余只,有关其实际数量及分布情况尚不清楚。
【地理分布】
栗肩鹰通常分布在新几内亚的北部、东北部、中东部和东南部山区,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此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