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nut-headed Sparrow-Lark
English name:Chestnut-headed Sparrow-Lark
Scientific name:Eremopterix signatus
【简介】
栗头雀百灵(Eremopterix signatus),隶属于雀形目百灵科雀百灵属,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包括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和以色列等。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IUCN无危。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栗头雀百灵头部有一块显著的白色斑点,环绕着深栗色边缘,配以白色胸腹部和黑色胸部图案,显得非常醒目。其上体和翅膀布满褐色斑纹,嘴较为粗壮且呈圆锥状。雌性体色较为暗淡,上体偏深褐色,下体污白色,伴有红棕色眉纹和腹部的黑色斑点。幼鸟外观与雌鸟相似,但全身颜色更为柔和,上体具有鳞片状羽毛。
【生活习性】
栗头雀百灵多群居栖息,特别是非繁殖季节。通常活动于开阔的生境,包括沙漠、草地和灌木丛,数量最多可达40只左右。其主要食物包括草籽和昆虫,如蚱蜢、蝗虫等,成鸟以草籽为主,雏鸟则依靠昆虫喂养成长。
【鸣叫特征】
该种鸟儿飞行时会发出简单的鸣叫声,并在飞行或站立于裸露地面上时鸣唱。这些鸣叫声在空中展示期间更为常见,雄鸟借此吸引异性。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发生在4月至7月,期间雄鸟会在领地上方6-10米处进行空中展示。巢由雌鸟在地面浅坑中的草丛基部建造,即成一座开放式杯子形状的巢。巢的外缘常用小卵石或沙子加固,内腔则用细长的草叶和蒿秆填充。每窝产卵3-5枚,卵具体形态和其他繁育细节因缺少数据记载而尚不清楚。
【外型辨识】
雄性栗头雀百灵与其近亲白颊雀百灵的主要区别在于繁殖雄性品相有明显的黑白和栗色标记,这也是易辨识的关键。雌性栗头雀百灵和黑顶雀百灵、白颊雀百灵雌性相类似,但由于具有更深暗的上体、更亮的背部和更粗壮的喙,还是容易区分。
【保护状况】
全球活动范围约为1,100,000平方千米,平均体重约为15.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