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minck's Lark
English name:Temminck's Lark
Scientific name:Eremophila bilopha
【简介】
漠角百灵(学名:Eremophila bilopha)是雀形目百灵科角百灵属的小型鸣禽。广泛分布于北非至中东地区,包括毛里塔尼亚西北部到叙利亚和伊拉克。
【外形特征】
该种类体型小巧,成鸟整体为淡沙色。雄鸟头部最显著的特征为黑色的Zorro面罩,黑色喉咙,以及狭窄的黑色‘角’或耳羽簇。雌鸟颜色较暗,头部特征相似,但‘角’较短。雄鸟的额头下半部为白色,周围绕以黑色,脸颊及后颈为沙色略带粉红,上体为红色略带土耳其红棕色,翅膀和尾部呈黑色,下体白色,侧面略带红棕色。雌鸟相较于雄鸟,黑色区域定义稍模糊,‘角’也较短。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特征为高音的哨音,通常在展示飞行时发出,声音类似“Tsu tsi tsu-tsu,tsu-tsu”。飞行的叫声为音高而忧郁的“siit-di dit”。
【生活习性】
漠角百灵主要栖息于干燥的沙漠平原和低丘陵地带,偏好在石质或压实的土壤上找寻食物。它们选择高台地和艾菊(Artemisia)灌木或Stipa或Lygeum草的草原区域。繁殖期在2月至5月间,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开始。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为13-14天。幼雏10-12天后离开巢穴,通常几天后就能飞行,约15-16天完全独立。它们筑巢在地面上,巢穴通常靠近灌木,利用草、根和小树枝构建。
【外型辨识】
漠角百灵与其他角百灵属成员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更鲜亮的红色,而非橄榄褐色或灰色,以及黑色和白色的独特面部图案,而非带有黄色的部分。其头部特征明显的“角”是该物种的显著标示。
【保护状况】
漠角百灵被列为无危物种。在其地理分布上,这种鸟在大部分地区十分常见且普遍,但在少数特定地区如以色列的数量自1980年代以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这可能与栖息地丧失有关。
【地理分布】
漠角百灵广泛分布于北非至中东地区,包括毛里塔尼亚西北部到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非、中东、埃及等地区均有较大的分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