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nut-naped Forktail
English name:Chestnut-naped Forktail
Scientific name:Enicurus ruficapillus
【简介】
栗枕燕尾,学名Enicurus ruficapillus,隶属于雀形目鹟科燕尾属。该物种雄鸟头部呈鲜艳的栗红色,雌鸟背部亦有类似色彩。主要栖息于低地和丘陵的森林中清澈的小溪周围。
【外形特征】
体长一般为18至20厘米,体重约为27克。雄鸟头部为栗红色,眼后至颈部有黑色面具,肩羽亦为栗色,胸部白色带有黑色鳞状斑点,翅膀黑色并带有白色翼斑,尾部深叉状,尾羽较翅膀长,外侧第二对和第三对尾羽较长,最外侧一对尾羽通常为白色。雌鸟外表与雄鸟相似,但其背和肩部也为栗红色。
【生活习性】
栗枕燕尾生活在山涧溪流与河谷沿岸,尤其喜欢水流湍急且河中有多石头的林间溪流。主要以陆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甲虫、幼虫、蚂蚁、蠼螋以及一些特定的绿毛虫,甚至有记录显示它们会捕食蛇类。
【鸣叫特征】
飞行时会发出高音的薄哨声。
【繁殖习性】
栗枕燕尾在泰国南部的繁殖季节大多在2月,在马来半岛则主要为7月至9月。每次产卵2枚,卵为淡粉色至白色,带有红褐色斑点覆盖在紫色底纹上。巢是一个精致的杯状结构,由植物纤维构成,外部装饰有苔藓,内部衬有叶脉,通常位于垂直的河岸、巨石或岩石下缘,靠近溪流。
【外型辨识】
各燕尾物种之间的区别在于,栗枕燕尾的显著特色是其栗色枕部及带鳞状胸部,这两种独特的特征有助于物种之间的区别辨认。尤其以雄鸟的头部颜色和雌鸟背部的扩展栗色区为一重要区别特征。
【保护状况】
栗枕燕尾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NT)。其分布广泛,涵盖文莱、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