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SITTACIFORMES > Psittacidae > Enicognathus > Slender-billed Parakeet
Slender-billed Parakeet

Slender-billed Parakeet

English name:Slender-billed Parakeet

Scientific name:Enicognathus leptorhynchus

【简介】
细嘴鹦哥(学名:Enicognathus leptorhynchus),又被称为choroy,在鹦形目鹦鹉科中属南鹦哥属。作为一种智利特有的物种,细嘴鹦哥以其独特的长而弯曲的上喙而闻名。

【外形特征】
细嘴鹦哥长约40厘米,雄性和雌性间在外形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这种鹦鹉的脸部主要为黄色至绿色,并带有显眼的红色前额和眼周区域,背部呈暗绿色,腹部则为黄绿色,同时腹部还有红色斑块。翅膀为绿色,带有蓝绿色的大覆羽。尾部呈现出深厚的红色。幼鸟的颜色较深,而且眼周裸皮区域是白色的。

【生活习性】
细嘴鹦哥栖息在智利中部南及北赛铁树与石南属林里,冬季则会迁移到开放的农田和牧场区域觅食。它们的主要食物包括树芽、浆果、草籽以及蓟的种子。这些鹦鹉既能在树上也可以在地面觅食,使用它们的长喙挖出根茎植物。有时它们会在农耕区和果园内造成损害,特别是秋季采食乔木的果实。

【鸣叫特征】
细嘴鹦哥最常见的天然叫声是一种鼻音的刮擦音,通常是重复性的,例如“grrreh-grrreh-grrreh...”。它们也会发出更高频率稍显悦耳的叫声,如“kreeh!”或“kerreh!”

【繁殖习性】
细嘴鹦哥的繁殖期通常在10月到翌年3月间。它们会在树木的洞穴中筑巢,有时会与其它鹦鹉共享同一树木内的巢穴。当没有天然树洞时,它们会利用岩石隙缝或是使用Chusquea竹子来构建巢穴。每窝产2至6枚蛋,孵化需要约26至28天的时间,幼小鹦鹉在飞离巢穴前的重量约在250至270克之间。

【外型辨识】
细嘴鹦哥因其与众不同的长上喙和较为显著的红面以及比南鹦哥更加鲜艳的蓝色翅膀而容易与其较小型且颜色较暗的近亲-南鹦哥(Enicognathus leptorhynchus)区别开来。

【保护状况】
这种鹦鹉目前在IUCN的红色名录中被分类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细嘴鹦哥主要生活在智利中部地区,从圣地亚哥大区至洛斯拉戈斯大区,偶尔也有在阿根廷北部阿伊森大区被观测到。它们显现于干燥、潮湿的森林,多叶繁茂的林地,温带雨林,以及热带稀树大草原等多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