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Cisticolidae > Eminia > Grey-capped Warbler
Grey-capped Warbler

Grey-capped Warbler

English name:Grey-capped Warbler

Scientific name:Eminia lepida

【简介】
灰顶莺(英文名:Grey-capped Warbler,学名:Eminia lepida),属于扇尾莺科,是雀形目中的一种留鸟。主要分布于非洲中南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南苏丹南部、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卢旺达、布隆迪以及坦桑尼亚北部地区。

【外形特征】
灰顶莺的体型中等,全长约15厘米,体重在16-24克之间。它们拥有厚实的身躯和细长的尾巴,显著特征包括灰色顶冠、环绕于头部的黑色眼纹、栗色喉部和长而松弛的臀羽。脸颊、颈部呈灰白色,侧翼和下尾覆羽略带橄榄绿色调。成鸟的上体、尾羽和大覆羽为橄榄绿色,小覆羽和下翼覆羽为栗色;飞羽呈深棕色,边缘橄榄绿色;虹膜为红棕色;喙和口腔黑色,腿为粉红到棕色。幼鸟与成鸟相比,颜色较暗淡,喉部的栗色斑块较小且较淡,眼睛颜色为褐色,嘴裂呈黄褐色。

【鸣叫特征】
在繁殖季节,雄鸟会发出响亮而多变的颤音和哨音系列,持续时间约为6-20秒,每30秒左右重复一次,包括多个重复元素。雌鸟则会发出干燥的颤音,每秒可达7个音符,并在雄鸟鸣叫时伴随呼应。雄鸟还会偶尔发出颤音,受到惊扰时会发出柔和的“pree”声音或更为响亮的责骂声。

【生活习性】
灰顶莺栖息于亚热带或湿润的热带灌木丛、灌木林地带,常见于森林边缘、溪流旁或河流地带,尤其喜欢浓密低矮的植被环境。它们也常见于花园附近的灌丛中。主要食物是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包括毛虫、蛾子、蚱蜢、螳螂、蜘蛛和千足虫等,通过搜索枯叶、树皮缝隙以及树枝洞穴中的猎物获取食物。

【繁殖习性】
灰顶莺的繁殖期因地理位置不同,通常在雨季期间。雌雄共同建设巢穴,原巢呈杂乱球状结构,由纤维状植物、叶子条编织而成,巢口有突出的门廊和平台。内部则用苔藓、蜘蛛网、根须、羽毛等杂物铺设。巢洞位于垂挂的细枝上,通常距离地面1至5米之间,近水则更常见。每窝产卵2至3枚,由雌鸟孵化,孵化期约12至13天。幼鸟主要由双亲喂养,雄鸟传递食物给雌鸟,再由雌鸟喂食幼鸟,同时父母共同清理粪便,丢弃于远离巢穴的地方。16天后幼鸟离巢。每年一对灰顶莺通常仅成功繁育0.27窝幼鸟。

【外型辨识】
灰顶莺独特的灰顶冠、黑色眼纹、栗色喉部特征及其分布区域可以与其他莺科鸟类区分开。幼鸟颜色较暗淡,喉部斑块较小。

【物种区别】
灰顶莺的保护现状为IUCN评价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灰顶莺分布于非洲中南部,这里包含阿拉伯半岛的南部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