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Estrildidae > Emblema > Painted Finch
Painted Finch

Painted Finch

English name:Painted Finch

Scientific name:Emblema pictum

【简介】
彩火尾雀(学名:Emblema pictum,英文名:Painted Finch)属于雀形目下的梅花雀科。该鸟种以其独特的外表赢得了“镶嵌绘画雀”的别称,羽毛上的鲜艳色彩令人过目难忘。

【外形特征】
彩火尾雀的大小约为10-12厘米,体重11.5克。雄鸟头部和脸部鲜红,胸部则为黑色,中间点缀着红色斑点,两侧与腹部黑色羽毛上点缀着白色斑点,上体呈红褐色,尾部红褐色上为红色臀部覆盖,尾翼上覆盖着红色上尾覆羽。雌鸟脸部呈淡红色,集中于眉纹、脸颊及眼睛周围,下部为较暗的黑色,具较多斑点分布。幼鸟形态与雌鸟相类似,但下部颜色更深,更加棕色;面部无红色,喙未有区别于雌鸟的显著变化。

【生活习性】
彩火尾雀通常以单对或者小群体活动,会集结大群于水源。它们主要依赖旋花科的种子生存,有时补充新鲜的草叶以及果实。地面觅食时,彩火尾雀于岩石和草丛中跳跃搜寻散落的食品。尽管在自然环境中未观察到对昆虫的取食,但在圈养条件下能捕食白蚁和地面的蚜虫。

【鸣叫特征】
彩火尾雀的叫声以低沉响亮和尖锐著称。它的叫声被比作“trut”、“chek-chek”或是“ched up, cheddy-up”。闲暇时刻,雄鸟会发布大声的吐气音与曲调优美的歌声,而在遭遇威胁时,雌鸟会发出急促的金属音。

【繁殖习性】
全年都可以进行繁殖,除下半年11月和12月以外。雄鸟会捡拾小分枝树枝或小物品后丢弃,展现求偶仪式,同时伴有特异叫声并转动头部展现求偶心理状态。巢筑于旋花草丛遮蔽物中,或隐蔽于低矮植被内。巢由细软的草茎与羽毛,绒毛或毛发制成,巢口旁并修饰一些炭块。绿雌鸟通常下产3到5枚椭圆形白浆白带浅蓝光的蛋。

【外型辨识】
彩火尾雀与其他梅花雀科鸟类的特征性差别在于其体态更纤细、上体橄榄色,胸前带白色斑点的黑色羽毛以及飞行时亮红色的臀部。雌雄鸟的红颊识别特征也非常明显。

【保护状况】
彩火尾雀,作为Emblema属的唯一物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包括昆士兰州西部、新南威尔士州西部、以及西澳大利亚州北部和南澳大利亚州东北部。其分布面积广达1,300,000平方千米。该种并不包含于濒危级别,生存状况被评为无危。

【地理分布】
彩火尾雀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包括昆士兰州西部、新南威尔士州西部、以及西澳大利亚州北部和南澳大利亚州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