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Emberizidae > Emberiza > Ochre-rumped Bunting
Ochre-rumped Bunting

Ochre-rumped Bunting

English name:Ochre-rumped Bunting

Scientific name:Emberiza yessoensis

【简介】
红颈苇鹀(学名:Emberiza yessoensis),属于雀形目鹀科。雄鸟头部全黑,颈部为栗红色;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的头部呈灰棕色并带有淡色条纹,腰部为黄褐色。体长通常在14至15厘米之间,体重约为13-14克。

【外形特征】
雄鸟繁殖期呈现全黑头、独特栗红颈部;雌鸟与非繁殖期雄鸟颜色较浅且具有条纹,下体主要为白色,胸部略暗,腰部黄褐色。幼鸟具有明显的灰白色横纹。

【生活习性】
偏好栖息于芦苇地、有矮丛的沼泽地带或高地湿润草甸中;迁徙沿用路径以确保濒冬时节寻得适宜越冬之地如沿海沼泽。育雏和繁殖期内活动频繁。

【鸣叫特征】
雌及雄鸟的鸣声短促,雄鸟鸣唱独特,从芦苇中传出"tsui tsui chrin"的曲调;雌鸟叫声类似钉子敲击声。

【繁殖习性】
5月至7月间进行繁殖;可能进行两次繁殖。每次产卵数一般为3-5枚,卵色浅棕色且带有黑斑;幼鸟出生后由双亲共同照料。

【外型辨识】
雄鸟繁殖期头部全黑、颈部栗红;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颜色较浅并有条纹,下体白而胸部略暗,腰部黄褐色。幼鸟具有灰白色横纹。

【保护状况】
IUCN列为近危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名录中,表明其面临潜在的生态系统退化风险。过去数十年间种群数量出现显著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远东地区,包括蒙古东部、中国东北(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部分在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俄罗斯东南部(乌苏里兰)、朝鲜半岛及日本本州至九州。青森县人口增加和环境变迁导致芦苇栖息地大幅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