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otra Bunting
English name:Socotra Bunting
Scientific name:Emberiza socotrana
【简介】
索岛鹀(学名:*Emberiza socotrana*)是索岛鹀属雀形目鹀科的一种。主要分布在索科特拉岛密集植被覆盖的岩坡地带。
【外形特征】
成年索岛鹀体长约为13-14厘米,体重13-16克。雄鸟头部黑白条纹对比鲜明,背部呈灰褐色,翅膀覆羽为栗褐色,喉部为白色,胸部则为肉桂色逐渐过渡至腹部的白色。雌鸟的体色相对暗淡,幼鸟则较为灰暗,其头纹为深灰色,腹部带有奶油色。
【鸣叫特征】
鸣叫声音一般为‘tseet-tee-too’或‘steet-tsoo-steet-tsoo’等一连串短促而尖锐的音符。
【生活习性】
索岛鹀常在地面觅食,主要食物包括草籽。它们会直接从草穗上取食,在非繁殖季节通常会结成小群活动。其喙短、尖锐,呈圆锥形,切缘微弯,适用于裂开植物种子。此外,其翅膀与尾等长或尾略长,适于短途飞行。
【繁殖习性】
在繁殖期间,雄鸟通常会在11月底至2月的冬季雨季进行鸣叫,雌鸟则在2月时出现育雏斑,此时可见幼鸟从巢中离巢。初步研究显示,雄鸟可能集群接近,在繁殖期间进行半群居模式。
【外型辨识】
与同属的朱胸鹀相比,索岛鹀拥有更辉煌的栗色翅膀覆羽与白色的喉部。此外,其腹部颜色更淡,臀部呈灰色条纹,且黑色头部条纹较窄,脸颊纹窄而长。雌鸟及其幼鸟的头部条纹颜色偏棕色,一般难以区分雌鸟和雄鸟。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索岛鹀被列为近危(NT)物种。全球估计其分布范围为310平方公里,总个体数量约为3770只,等同于约2500只成熟个体。该物种数量不大且分布零散,可能正面临过度放牧和外来掠食者的威胁(如野猫、黑鼠及小印度猫鼬)。
【地理分布】
索岛鹀主要繁殖于索科特拉岛密集植被覆盖的岩坡地带。冬季或非繁殖季节中,该鸟种会迁移到低海拔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