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Emberizidae > Emberiza > Little Bunting
Little Bunting

Little Bunting

English name:Little Bunting

Scientific name:Emberiza pusilla

【简介】
小鹀是一种小型鹀类,属于雀形目、鹀科、鹀属。常见的别名有麦寂寂、花椒子儿、高粱头、铁脸儿、虎头儿等。该种通常分布在远北欧和北亚广阔的针叶林地带,并在冬季迁徙至印度东北部、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

【外形特征】
小鹀的体长在12至14厘米之间,具备白色的下体,胸部和两侧带有深色纵纹。它脸部呈红褐色,包括具有显著的白色眼圈和环绕脸颊的红色,搭配黑色的线条。繁殖羽毛和非繁殖羽毛的差异不是很大,但非繁殖羽颜色较暗,翼斑更显眼。

【鸣叫特征】
小鹀的鸣叫独特,由2至3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包含多个相似音节,而最后一个部分则较为多样化。叫声常被描述为尖锐的“zik”声,类似灰头鹀。其喙圆锥状,相对较细,下嘴灰褐,上嘴接近黑色。脚肉褐色。

【生活习性】
它们在繁殖季节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非繁殖季节,它们常聚集成较小的群体,活动在地面或低树枝上,以种子为主食,辅以各种昆虫。小鹀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及广泛分布的南方区域过冬,逐步迁徙至适宜的生活区域。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为夏季,从6月至7月开始。它们将巢建在地面草丛或灌木中,每窝产卵数量介于4至6之间。孵化期为11至12天,幼鸟由双亲共同抚育。

【外型辨识】
小鹀在繁殖季节以其独特的头部特征著称,例如黑色顶纹、红褐色侧顶纹和白色的浅眼圈。

【保护状况】
小鹀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无危物种。它们的种群在欧洲较为丰富,且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地理分布】
小鹀广泛分布于北亚和欧洲的北部地区,尤其在中国境内,分布从东北地区延伸至西藏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