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Emberizidae > Emberiza > Somali Bunting
Somali Bunting

Somali Bunting

English name:Somali Bunting

Scientific name:Emberiza poliopleura

【简介】
索马里鹀,学名Emberiza poliopleura,属于雀形目、鹀科。其显著的特征是黑色和白色的面部条纹、灰背带有锈色条纹、灰色臀部以及黄色的胸部与淡色的侧面。

【外形特征】
索马里鹀体长14至15厘米,体重14至18克。雄鸟头部拥有标志性的黑白条纹,脸颊中部带有显眼的白色中冠纹;颈后毛色为灰色,肩部则为浅灰底色并有红褐色带状边缘,形成了独特的条纹;羽毛呈灰底且带有黑色斑点;尾部显示为深褐色,外侧羽毛尖端点缀白色;重重复羽为灰白色,大覆羽末端亦有白色,以形成双白色的翼带;喉部、胸部及腹部中央均为黄色,胸中部略呈橙黄色;下腹部和两胁外侧为白色;虹膜棕色;上喙呈深色,边缘为粉色,下喙呈粉色;腿的颜色呈淡灰褐色。雌鸟与雄鸟相比颜色更淡,头部带有棕色调。幼鸟相貌与雌鸟相似。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声是一连串4至6个清脆的声音,类似‘tswit, tsuwee tsuwee tsuwee’,这种鸣唱与金胸鹀相比更短且变化少。

【生活习性】
索马里鹀在干燥的荆棘稀树草原中独立生活或成对活动,偏好在干旱环境中栖息。该种小型鸣禽以植物种子为食,嘴呈圆锥形,坚实而尖锐;体形和大小与麻雀相似,成熟期后会组织碗状巢。

【外型辨识】
索马里鹀整体色调更浅,脸部黑色条纹较窄,背部和臀部颜色更灰,两侧颜色也较浅。

【物种区别】
与金胸鹀相比,索马里鹀整体色调更浅,脸部黑色条纹较窄,背部和臀部颜色更灰,两侧颜色也较浅。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发布的名录ver3.1,索马里鹀被列为低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索马里鹀主要分布于东非的干旱灌木丛地带,包括埃塞俄比亚中部和索马里(除东北部以外的地区),南苏丹远东南部至坦桑尼亚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