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Stenostiridae > Elminia > White-tailed Crested Flycatcher
White-tailed Crested Flycatcher

White-tailed Crested Flycatcher

English name:White-tailed Crested Flycatcher

Scientific name:Elminia albonotata

【简介】

白尾凤头鹟的学名为Elminia albonotata,英文名White-tailed Crested Flycatcher。属于鸟纲、雀形目、仙莺科、凤头鹟属。

【外形特征】

白尾凤头鹟是一种小型鸟类,长度约13厘米,体重为5至10克。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黑色的头部、凤头斑纹、白色腹部以及宽阔的白色尾端。雄性成鸟拥有蓝黑色的头部、下颏、喉咙和颈背;上体呈灰色或微带蓝色,臀部至尾部基部呈棕色,外侧尾羽宽阔的白边尤为醒目。雌鸟上体呈现出较为均匀的灰蓝色。幼鸟则呈现烟灰色的头部和翅膀,并伴有明显的黄色口角。

【鸣叫特征】

其叫声多样,包括一系列甜美与嗡鸣交织的弱音,夹杂着尖锐的颤音,有时还会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该鸟种的联系叫声则是一种尖锐的“zitt”声。

【生活习性】

白尾凤头鹟主要栖息于非洲东部的山地森林及其边缘地带,主要活动区域在海拔600至2700米的范围内。它们通常在密布的灌木丛和竹林中觅食,以昆虫为食,如苍蝇、蚂蚁、飞蛾和蜘蛛等各类小昆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五月持续到十二月,期间实行一夫一妻制并且领地意识显著。在交配行为中,雄鸟通过展开其尾羽进行展示,并向雌鸟提供食物。巢精致小巧,呈杯状,由绿色苔藓、地衣和蛛丝编织而成,通常位于离地面约2至6.5米高的树叉中。白尾凤头鹟每窝产2枚卵,卵壳上光滑且颜色为白色或淡奶油色,表面带有褐色、橄榄色或灰紫色的斑点。孵化过程由雌鸟独立完成,孵化期估计为15至16天。

【外型辨识】

白尾凤头鹛的长而渐尖的尾羽是识别该物种的重要特征之一。

【保护状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白尾凤头鹟归类为无危(LC),意指其种群数量在近期并未受到显著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