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winged Kite
English name:Letter-winged Kite
Scientific name:Elanus scriptus
【简介】
纹翅鸢(学名:Elanus scriptus),属于鹰形目鹰科,是一种以黑肩斑和翅膀下‘W’或‘M’型黑色标记为显著特征的小型猛禽。
【外形特征】
其体长约35厘米,翼展84至100厘米,雌性通常比雄性稍大。头部、尾羽和下体为白色,背部和翼覆羽呈现米灰色,显著标志则为翅膀下的黑色‘W’或‘M’型标记,以及鲜红的大眼,眼周黑色圈更添其独特的猫头鹰式外观。腿和脚则为浅粉色或白色。
【生活习性】
纹翅鸢夜行性,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内陆半干旱的开阔地带,白天休于树木的稠密部分,夜晚从事狩猎。其食物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长毛鼠等鼠类,另外也捕食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和偶尔的昆虫。鼠害爆发频繁时,其种群会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甚至可能漫游至沿海区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栖息于树上的较为隐蔽的巢中,每窝产卵3至6枚,孵化期限约为30天。雌雄共同育雏,约32天幼鸟离巢时,即可独自捕食。
【外型辨识】
相比澳洲鸢,纹翅鸢在翅膀下有明显的‘W’或‘M’型黑色标识,并且主要于夜间活动。与澳洲鸢的区别还在于体型轻巧,飞翔时翼拍节奏相对较慢和深沉。
【保护状况】
出于栖息地资源的变化而造成的种群波动,纹翅鸢面临一定的威胁。IUCN将该物种列为近危(NT),同时,澳大利亚《驯养动物保护法律》也将其纳入保护名录内。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比如北领地中部和北部、昆士兰中部,以及新南威尔士州西北部。分布范围随资源丰度的改变有所波动。